周勤和姑苏沐不知不觉也竖起耳朵在听。
朱厚照思考了好一会,缓缓道:“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其次,苛政,还有天灾人祸、外族入侵、土地兼并等等……”
“陛下英明睿智、圣明神武。”李初玄夸道,“大致就如陛下所说。”
朱厚照嘴角微掀。
“那臣再斗胆问陛下一个问题,大明建国至今,过去多久了?”
朱厚照几乎没有犹豫道:“一百五十年。”
“大明可能超过三百年大限?”
李初玄语不惊人死不休。
朱厚照眉头微皱道:“大明国运昌盛,自然是可以超过三百年的。”
李初玄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李兄,你这是何意?”朱厚照不悦道,“你认为大明国祚超不过三百年?”
“不是臣认为超不过,而是定然超不过。”李初玄淡淡道。
朱厚照面露怒容。
“镇北侯,放肆了啊……”周勤无奈开口道,“大明万年,岂会三百年而亡?”
这镇北侯真是反了天了,连这等丧心病狂的话都说的出来。
这大逆不道的话讲出来,连掉脑袋都是轻的。
“陛下若是觉得臣在胡言乱语,那接下去的话臣不说也罢。”看得朱厚照面带怒气,李初玄摆了摆手道。
朱厚照强忍火气,沉声道:“你说,朕不生气。”
“陛下刚才说的王朝灭亡因素,都说的很好,臣就不啰嗦了,臣想和陛下说的无非就一点,土地兼并问题。”李初玄缓缓道。
“土地兼并是在任何一个王朝中都会长期存在且影响深远的问题。”
“土地兼并指的是少数人通过各种手段,如买卖、强占、巧取豪夺等,将大量土地集中在自己手中,使得众多农民失去土地。”
“其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首先,土地私有制为土地兼并提供了制度基础,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使得有权有势者能够轻易获取土地。其次,官僚贵族凭借其政治和经济特权,能够侵占民田。再者,商业资本投入土地购置,以及在灾荒年份,农民为了生存被迫出卖土地,都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土地兼并带来了诸多严重后果。对于农民而言,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或沦为佃农,遭受地主的高额地租剥削,生活困苦;或成为流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从国家层面看,大量自耕农的减少导致国家税收减少,财政收入受到影响。同时,失地农民的增多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导致农民起义,威胁王朝的统治根基。”
“总之,土地兼并是任何一代王朝都会面临的一个顽疾,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李初玄一口气阐释了土地兼并的危害。
朱厚照点点头,“朕自然是知道土地兼并的后果,可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不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那一个王朝的毁灭,也是不可避免的。”李初玄直接打断了朱厚照。
“讲粗俗一点,一个国家的土地是有限的,咱大明的地就这么多,土地兼并的问题无法解决,那这些土地就会一直集中在少数的地主、勋贵等人的手里,而百姓人口又越来越多,到最后土地被分完了,百姓们没了活路,他们自然就要造反了。”
“若大明解决不了土地兼并的问题,那任凭后世之君再如何雄才伟略,也终究难逃王朝三百年周期之命运……”
闻言,朱厚照没有生气,而是仔细的思考了起来。
“李兄,历史上许多王朝都试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但都无疾而终,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这一现象。例如,北魏至唐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在一定时期内抑制了土地兼并,但最终还是走向瓦解。”
“难道你有办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看着皇帝冷静了下来,李初玄淡淡一笑,“所以,话题就又回到了我们刚刚说的……摊丁入亩。”
朱厚照带着一丝期待的道:“解释解释,何谓摊丁入亩?”
李初玄淡笑道:“摊丁入亩是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咱们大明的百姓需要承担人头税……即丁税。不管有没有土地,都要按人口交税。这就导致了一些没有土地的贫民也背负着沉重的赋税负担。”
“而摊丁入亩制度则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它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是按照田亩来计算。”
“只收地丁银,不收丁税……”朱厚照皱眉沉思,“闻所未闻。”
“陛下,摊丁入亩实施的意义重大。其一,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不再因人口数量而承受高额赋税。”
“其二,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因为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以逃避丁税。”
“其三,简化了税收制度,降低了税收成本,提高了税收效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紫玄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紫玄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