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宋树荣有点小心翼翼地将话给说了出来。
宋清明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为了开祠堂,供奉圣旨,好让列祖列宗都知道他的事迹。
这种事,如果放在前世,宋清明肯定是拒绝的。但经历过穿越这事,他对一些也不好说什么了。
于是他也很开心地答应了下来。他还拿出十两银子让村长去修缮祠堂,剩余的钱就纳入公中。
村长和那几位族老听到后也很是惊喜,对宋清明更是赞叹不已。
接下来,宋清明就将祭告祖先的事宜全权交给村长等人办理了。
宋树荣听到宋清明将这么隆重的事如此放心交给自己办理。于是拍着胸脯说道:“清明,这事,我们一定会办得风风光光的!”
然后村长等人就离开了宋清明家,开始找人修缮祠堂,找人算日子,看看什么时候日子比较好。
后面,村长上门说定了下月十八,也就是九月十八,这天诸事皆宜,也是祭祀的好日子。
于是接下来石河村的众人都在忙起来,都在为这一大事忙前忙后的。
期间,宋清明新家也举行了上梁仪式。因为上梁仪式是很重要的事情,因此,上梁当天宋清明家还宴请了石河村的众人还有李金山等人过来吃饭。
清晨一大早,天还没亮透,李金山就带着众人从李家村出发,一路急行赶到了宋家。他们来这么早,就是怕宋家人手不够用,所以把家里人都喊上了。
当李氏得知自己娘家人都到了时,她非常高兴。
按照当地的习俗,宋清明、宋健和宋朝阳父子三人一大早就前往新家那边参加上梁仪式。
这个传统仪式象征着新屋的落成和家庭的幸福,也寓意着未来生活的美满。
在上梁仪式结束后,众人开始忙碌起来。
因为桌子这些宋清明一家是不够的,于是石河村的众人都基本抬着自家的桌椅来了。
知道今天是宋清明一家上梁,很多人过来的时候都带上了一些礼,虽然不是很多,但都是心意。
有些带几个鸡蛋,有些带些青菜……
……
宋清明还提前让李松在蔡屠夫那里定了一头猪,后面觉得一头猪不够,还再买了半头回来。
众人看到这么多猪肉的时候都很是诧异。他们不是没有吃过席,但这么下本的席还是第一次见。
这一天的石河村很是热闹。
妇女们三三两两一边聊着天,一边择菜,一边洗菜。
有些负责将猪肉切成所需要的大小。
而有些男人则负责搬东西、搭棚子;
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
因为厨房的两个锅灶是不方便使用,宋清明特意在后院的空地上垒了几个临时的炉灶。
这次的席面,李氏没有让宋清明做,而是让他在前面招呼客人。
而她则带着宋欢颜,还有李兰和李菊,还有几个村里的几个婶子一起配合做。
很快,饭菜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奶奶,我闻到了肉香味!”
“我也是!”
“好香呀!”
……
当饭菜端上来的时候,众人都惊呆了,满满一大盆红烧猪肉,还有酸菜鱼,连青菜豆腐都是油亮亮的,一看就知道油放了很多。
“哇,这猪肉好好吃呀!”
“我觉得这鱼片更好吃!”
“这鸡蛋饼也好吃!”
“我觉得都好吃!”
“……”
小孩子一边吃一边热烈地讨论着那个菜更好吃,而大人们也不管什么,他们觉得都好吃。
就算是同样的猪肉,他们也做不出这种味道来。有些人心里暗暗想着,改天抽个时间问问李氏到底是怎么做才行。
宋清明还让李松和李杨二人特意去县城拉了很多坛子酒回来。这一顿饭,他要让石河村的众人吃好喝好。
男人们一边喝酒一边吃肉,好生惬意,这么多年了,他们好像也没有这么惬意过。
这顿饭,从下午一直吃到天黑了。还有很多石河村的男人们意犹未尽。
宋清明还特意找了一个位置给他们这些人坐在一起,给他们了酒,还做了肉,花生等下酒菜,让他们喝个痛快。
众人看到这样的安排,很是受宠若惊。
宴席结束后,众人都帮忙打扫整理,有些人则将自己家带过来的桌椅先搬回家。
没吃完的饭菜李氏都让村里人都拿一些回家。
因为都是知根知底,而且都是些肉菜,现在的人也没有将就那么多,都纷纷感谢李氏,都将宴席上的饭菜都带回家了。
而李金山在吃完饭的时候就带着移一部分的李家人先回李家村。留下了李松,李杨,还有李兰和李菊四人帮忙收尾。因为这四人在宋家也待过一段时间,也是熟悉的很。
李柏本来也想留下来帮忙的,但宋清明坚决不需要,就让他跟着回李家村。
很快,大家都将院子收拾得妥妥当当的。
宋清明有点疲惫地坐在院子里休息着,仿佛今天白日的热闹是一场梦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弃文从农,人人喊我大神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弃文从农,人人喊我大神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