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过后,刺眼的阳光映射在鎏金红瓦之下,将紫禁城这座承载了两百余年的巍峨宫城映衬的愈发熠熠生辉。
太液池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停靠着十余只宫中内侍精心饲养的飞禽,正优哉游哉的饮水嬉戏。
但很快,伴随着地动山摇的喊杀声,此间天地的平静被瞬间打破,十余只受惊的飞禽在哀鸣声中振翅高飞,使得远处的内侍们苦笑不已,暗道豹房中的那群"杀神们"又开始操练了。
不管腹诽归腹诽,这群内侍的脸上却瞧不出半点不满之色,毕竟当今天子尚武乃是人尽皆知之事,继位不过一年有余,便是先后数次提高武人的待遇。
尤其是当下驻扎在"豹房"的腾骧四卫们,更是在去年跋涉数千里,以雷霆手段平定了西南叛乱,一改往昔人们对其孱弱的印象。
现如今,整个京师谁不知晓,驻扎在西山脚下的京营将士乃是"天子亲军",而驻扎在"豹房中"的腾骧四卫们,则是亲军中的亲军,备受天子的信任。
...
...
"黄将军,圣上有旨,要您即刻前往暖阁面圣。"
烟尘漫天的校场中,一名气喘吁吁的内侍在身旁兵丁的陪同下,脚步虚浮的行至高台之上,满脸敬畏的朝着眼前的军将低语道。
三月底的京师已是有了一丝暖意,尤其是当下日头正炽,眼前的武将并未身着沉重的甲胄,而是上身赤裸,露出了其壮硕的肌肉,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痕。
"唔,还请公公稍待。"
闻听天子相召,黄得功自是不敢怠慢,赶忙应和了一句,便是挥手唤来自己的心腹副将孙应元,令其继续操练之后,方才领着几名亲兵,往位于内廷的乾清宫而去。
"敢问公公,不知陛下相召何事?"
无心理会周遭巍峨的宫殿以及皇城景致,身材魁梧的黄得功自脸上挤出一抹难看的笑容,朝着身旁的内侍低语道。
他虽是武将出身,但性格粗暴,于军中享有"黄闯子"的绰号,但并非不通晓人情世故,对于这些"去势"的阉人一向颇为礼遇,从未摆过半点架子。
"哎呦,我的黄将军,您这不是为难小的了吗?"
"我等天子家奴,哪里敢揣摩天子的心思.."
闻言,正负责为黄得功引路的小内侍便苦笑一声,为自己分辩了几句。
以他的年纪而言,能够被"老祖宗"瞧中,委任在司礼监走动,平日里替"老祖宗"跑个腿,已是天大的造化。
距离能够像"老祖宗"一般,在天子身旁当差,那还差得远呐。
"是黄某唐突了,公公勿怪.."
尽管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但黄得功倒也没有太过于失望,反倒是主动化解了尴尬。
见黄得功如此言说,这小内侍反倒是有些不知所措,左右瞧了瞧四下无人之后,方才神神秘秘的低语道:"听说山东出了大事,有乱军劫掠了几座县城,甚至还将漕运重镇给占了。"
"陛下震怒.."
言罢,这小内侍也不待身后的黄得功有所反应,便是自顾自的朝着近在咫尺的乾清门而去。
而留在原地的黄得功先是一愣,随后其脸色便是肉眼可见的涨红起来,呼吸更是急促的厉害。
自从平定西南土司归京之后,他虽是日日操练不已,但也富态了不少,时常怀念曾经浴血搏杀的日子。
看样子,时隔数月之久,他又要"替君分忧"了。
...
...
"臣黄得功,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气氛本是幽静的乾清宫暖阁,随着魁梧军将的迈入,空气中瞬间平添了一份肃穆之感,其如惊雷般的声音更是令暖阁众人心中咯噔一声。
"免礼平身。"
简单打量了一番面前多日不见的"心腹"之后,朱由校抬手将其唤起,司礼监掌印太监早已在暖阁中央摆放了一把座椅。
"且先看看这封奏本,"待其稳稳落座之后,朱由校便将案牍上的一封奏本拿起,一旁的少监曹化淳赶忙伸手接过,并送到了黄得功的手中。
"有劳公公,"点头示意,并将眼前这有些眼生的内侍记在心中之后,身材魁梧的黄得功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手中奏本,其瞳孔几乎瞬间便是一缩。
"乱臣贼子,该杀!"
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黄得功便是将御马监提督太监魏忠贤自郓城发来的奏本阅读完毕,其杀气腾腾的声音更是令暖阁中的温度都是下降了不少。
"乱臣贼子,该杀吗?.."
似是在重复黄得功的咆哮声,但案牍后的天子却是满脸复杂,低沉的语气中充斥着些许疑问。
"该杀!"
黄得功草莽出身,虽是不能理解这封奏本背后所代表的弯弯绕绕,但也明白这些所谓的"乱民"分明是有备而来,不然绝不会想到在半路埋伏官兵,乃至于拿下漕运重镇。
至于之前围堵郓城县,嘉祥县和巨野县等地的举动,在如今来看,更像是迷惑官府的假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