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位大臣苍白的面容。
尹斗寿、李德馨等几位老臣面面相觑,无不胆战心惊。
他们知道国王这是真急了,被李成梁逼到了绝境。
可是有些事,着急是没有用的。
若是在两三年以前,或许还有机会。
可现在,朝中上下都是依附于他的人,连王宫守卫都被换了好几茬,他们这些被架空的老臣,哪里还有能力做这等大事?
尹斗寿暗自思忖,李成梁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确实已经超出了臣子的本分。他训练朝鲜军队,却让将士只知帅爷不知国王,他把持朝政,安插亲信,如今战事已毕,却赖着不走。
这分明是要鸠占鹊巢!作为朝鲜臣子,理应助王上除此逆臣。
而李德馨则另有打算……
此事凶险异常,一旦败露,不止自己性命难保,全族都要遭殃。
李成梁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岂是那么容易扳倒的,不如暂且虚与委蛇,再见机行事。
李昖见众人沉默,心中更是焦躁,猛地一拍案几:“怎么?都被那逆臣吓破胆了?”
尹斗寿连忙躬身:“臣等不敢。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李昖冷笑,“再议下去,朝鲜就要改姓李成梁的李了……”
他站起身,在殿内踱步,眼中闪着危险的光芒:“我有几个主意。其一,可在他巡视军营时,安排神射手暗中放箭。”
李德馨摇头:“王上,李成梁出行必有重兵护卫,箭手难以靠近。”
第一个方法不行,李昖立马就说了第二个:“可在他饮食中下毒。”
尹斗寿苦笑:“李成梁的饮食都由明军亲信负责,试毒程序极其严格,难以下手。”
李昖脸色愈发阴沉:“那就只能用最后的办法了。”
他压低声音,“五日后大朝会,我会召他入宫议事。你们找几个信得过的人,藏在大殿屏风后。待他进殿,一拥而上,当场诛杀!”
几位大臣闻言无不色变……
尹斗寿急忙道:“王上三思!李成梁入宫,亲卫必在殿外等候。而且他通常内穿软甲,难以一击毙命。若不能瞬间得手,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昖却不以为然:“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前日我去见他,他就未穿甲胄。连年征战,他的身子骨早已大不如前了。”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要亲眼看着他死在大殿上!”
众臣面面相觑,皆知国王已近癫狂,却不敢再劝……
议事持续到傍晚时分,李昖才放几位大臣出宫。
李德馨坐在轿中,心神不宁。
回到府邸,他立即屏退左右,独自在书房中踱步,心乱如麻啊。
不停的走,不停的想,最终还是觉得,李昖搞得这一手,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成不了事情。
夜幕降临,汉城华灯初上。
李德馨换上一身不起眼的常服,从后门悄悄出府,轿子早已等候多时。
“去金府。”他低声吩咐轿夫,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轿子在夜色中穿行,李德馨的心跳如擂鼓。
他知道,自己即将做出的决定,将改变朝鲜的命运,也决定着自己和家族的生死。
而此时此刻,王宫中的李昖正站在窗前,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口中喃喃自语:“李成梁,这次定要你有来无回……”
便殿的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光洁的地板上微微晃动,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困兽。
汉城的春夜,暗流涌动……
暮色四合,汉城的街巷渐渐沉寂下来。
李德馨的轿子穿过蜿蜒的小巷,最终停在了金府后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轿帘微掀,他探出头来,四下张望确认无人注意,这才快步下轿。
金府的后门比正门狭窄许多,门上的漆色也有些斑驳。
李德馨叩响门环,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不安地搓着手,春夜的凉意却止不住额角渗出的细汗。
许久,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老者探出头来,灯笼的光照在李德馨脸上。
“你谁啊……”
“在下李德馨,想要拜会金议政,劳烦通报一声。”说着,李德馨递上拜帖,压低声音:“有要事求见金大人,还请通传。”
老者打量他片刻:“我过去告知管家。你在这里稍等片刻吧。”
“劳烦……”
没过多长时间,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带着几个护院到了后门处,看到李德馨后,便将他引入了金府。
金府内里别有洞天,与朴素的后门截然不同。
廊庑连绵,假山流水错落有致,处处显露出主人的权势地位。
管家引着李德馨穿过几重庭院,最终来到一处灯火通明的书房。
金正三正坐在紫檀木书案前,手持一卷书册看得入神。
太师椅是定制的大号椅子,就算这样,金正三坐在那里,也像是一座肉山一般。
案上香炉青烟袅袅,与书墨香气交织在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