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候,张伯宗、刘希尧率领的一千骑兵杀到了!
他们就是压垮敌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在后面等了很久了,看到同袍奋勇杀敌,早就心痒难耐。
在经过一番惨烈的杀戮之后,午夜的战场逐渐安静下来。
除了重伤未死的人偶尔爆发出凄厉的叫声、除了受伤的战马的悲鸣声外,战场没有太多人说话。
空气中湿漉漉的,这是汗水和鲜血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夜空中的群星一闪一闪,似乎在为苍穹之下互相倾轧的人类流泪。
关宁骑兵赢了!大明赢了。
但是没有人欢呼,因为很累、很痛、很麻木,还很反胃!
除了变态的战争狂人、视人命如草芥和蝼蚁的独夫民贼外,没有人会去热爱和歌颂战争。
闯贼除了少量趁着黑夜遁走的人外,绝大部分人要么战死,要么投降!
当李过被俘的消息传播战场的时候,闯贼军心和士气慢慢就消散了。
两军交锋,军心和士气是最底层的东西。
吴三桂、李若链、张伯宗、刘希尧等将领下了马,静立在战场最中央。
远处凤凰山上的火焰也渐渐熄灭。
“猛可图何在?”吴三桂喊道。
“末将在!”
“本帅周边一百步内的军士暂归你调遣,补刀扫地!”
猛可图和周边的军士下马徒步而去,凡是闯贼敌军受伤未死者,全部就地补刀杀死。
时不时一声临死前的惨叫直冲云霄。
李若链皱了皱眉头,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
但是他没有说话。
这里几乎全部都是吴三桂的关宁骑兵,他的队伍,命令当然他来下。
“吴国贵!”
家丁营统领吴国贵立刻单膝跪地听令。
“马上清点战损!”
对于统兵大将而言,战后最关心的事情莫如清点战损了。吴三桂心中发虚,他感觉这次无论是家丁营,还是其余关宁骑兵都伤亡了不少人。
吴国贵浑身都是伤,但他感觉不到疼痛了。
因为家丁营的兄弟这次估计最惨,好多人都是他的老乡、老表、朋友,他虽然悲痛,但还是咬着牙带人开始清点战损。
“李大人,监纪同知童逵行没有参战,战场计功的事,能否劳烦李大人监督?”
李若链想都没想,点点头答应了。
活下来的军士,他们战后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盘点各自的战功。
所以这件事一定要帮吴三桂做好。
吴三桂又请求刘希尧、张伯宗一同参与监督。两位将军也都答应了。
大明的战功清点和历代差不多,都是首功制和战功制结合在一起进行。
所谓首功制,可以理解为一个兵或者一个将领斩下了几颗脑袋,有些时候为了方便统计,就用割耳朵代替。
有趣的是,古埃及那边的战场不是割脑袋,也不是割耳朵,而是用割鸡鸡来代替。这个工作量就大了,每具尸体都要先扒掉裤子。
这个就不好玩了,换做有些有洁癖的读者老爷,估计战功都不要了,直接打卡下班回营算逑。
……
首功制会导致一个后果,就是在战斗进行中的时候,有些鸡贼的选手不顾战场态势和大局,停下来割敌人的首级或者耳朵,结果前面战斗失利了。
戚继光将军曾经就下令,仗没打完,谁要是敢提前割首级,军法从事!
除了提升军级外,敌人的人头还能用来换伤银,不过不同地方、不同时候的换算不一致:
蒙古人、建奴、番虏、造反的匪徒、倭寇的首级能换的银子都不同。最便宜的是造反的匪徒,正德年间一颗造反者的人头可以换三两银子,到了崇祯一文不值了,因为遍地都是造反的人。
大明正常年代,首功制度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和流程:
第一步清点并登记造册,张三斩首多少颗、李四斩首多少颗,都记载的清清楚楚的。如果有异议,比如张三说,李四你那个人头是我的,李四不服,这时候就要监纪、监道人员要求他们提供人证来进行说明。
第二步,军队将领给朝廷上题本,除了说明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外,还要重点详细列明各纪人员的军功。当然好几万人的军队,不可能每个人都写,而是分类汇总。
第三步。内阁看到题本后,会安排兵部考功司的人派员复查。复查首级是一件比仵作还要痛苦的工作,尤其遇到争议或者疑点的时候,要分辨首级的主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内地人还是关外的建奴,等等。
为了拿到更多的赏银,有些人就开始动歪脑筋。比如杀良冒功,如何分辨百姓和军人首级的重要标准就是看有没有女人。
明代一般采用水浮法来分辨男人和女人。男人的首级在水中一般后脑勺朝上,女人则相反。这个很玄幻,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在合法的情况下可以试验下。
尸体、尸体的一部分是人类存在的直接证据,在解剖、法医理论和实操中,各种稀奇鬼怪的知识有时候令人真的毛骨悚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