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逃生的,不过几千人而已。
这一仗蒙古兵损折了近十万,几乎是全军覆没。
但襄阳守军也死伤了一万余人,自蒙古兴兵南侵以来,还要数此仗最为惨烈。
自蒙古大军和宋军交锋以来,从未有如此大败,而一国之主丧于城下,更是军心大丧。
蒙古大汗之位并非父死子袭,系由皇族王公、重臣大将开大会拥立,蒙哥一死,消息传回漠北,其弟七王子阿里不哥得王公拥戴成为蒙古新一代大汗。
因为,襄阳城一战,蒙古大军死伤近十万。
阿里不哥继位之后,短时间内,已然无力南下。
由于蒙古大军数年攻伐不下南宋,蒙古国内部也已经产生了不一样的声音。
有人主张重整大军,再度南下,再度灭宋,为蒙哥报仇。
还有人主张休养生息,主动避战。
阿里不哥采用支持他的那些王公大臣的意见,开始休养生息。
……
蒙古国无力南下侵宋。
给了叶敬天起事的机会。
就在襄阳城大战之后的第二年五月份。
丐帮帮主叶敬天率众在江南一带起事,短短数月之间,便兵不血刃的攻下了临安城。
南宋理宗皇帝赵昀被迫禅位。
叶敬天在临安建国称帝,国号为吴,次年四月,大吴皇帝叶敬天率军北上,御驾亲征,开始了和蒙古国为期三年的拉锯战。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时值腊月,正是严寒之时。
叶敬天带着自己的手下大将,正朝着华山之上行去,他此刻兴致大发,正在念叨着这大风歌。
这两年,他南征北战,已经收复了黄河附近的大部分疆土。
眼下,蒙古人已经无力再阻拦他大吴国的兵锋。
只要明年一开春,他便能率军北上,一口气将蒙古鞑子给赶回漠北老家去。
他此番来华山,是为了给师父祝寿。
再过一日,便是师父二百九十岁的寿辰了。
他之所以能有今日,全靠师父当年救下自己性命。
师父大寿,他便是再忙也得上山来。
就在这时,只听得叶敬天身旁的一个小将,朝着叶敬天问道:“陛下,华山之上真的有神仙吗?”
叶敬天闻言,微微一笑,朝着那名小将看了一眼,道:“当然。”
三年前,襄阳城大战之后,众人齐聚华山,第三次华山论剑由此而来。
彼时,天下第一自然无人能与他师父相争。
而若只排五绝,那尚且不能将天下高手都排入。
于是,师父便编撰了一卷天榜,有十大高手成为天榜之人。
能入天榜的,皆是天下间一等一的高手。
至此,天下十大高手之名传扬江湖。
其中排名第一的,自然就是有着“谪仙”之名的师父。
排在第二位的,便是黄药师。
第三位是洪七公。
第四位是周伯通。
第五位是一灯大师。
第六位是郭靖。
第七位是黄蓉。
第八位和第九位分别是程英、陆无双。
第十位是杨过。
其实,彼时郭靖的实力已经比一灯大师要高那么一些,毕竟一灯大师年老精力不足,而郭靖正值当年。
但郭靖敬重一灯大师是前辈,所以,自愿排在一灯大师之后。
而叶敬天如今是皇帝,自然不入这江湖排名之中。
待到了山前。
只听得那前边的松林阵中隐隐传出一阵琴声。
叶敬天诧异道:“是谁在松林阵之中弹琴?”
“莫非是师叔?”
叶敬天当即带着手下大将快步朝着那松林阵之中行去。
不多时,轻车熟路的走到那松林阵中。
但见前方林中,已经密密麻麻的站了不少人,而在那些人的对面。
不远处的一棵大松树下,一个白衣男子席地而坐,膝上放着一张焦尾琴,正在弹奏。
他身周树木上停满了鸟雀,那些鸟雀和琴声或一问一答,或齐声和唱。
但听得那琴声渐响,愈到响处,愈是和醇,群鸟却不再发声,只听得空中振翼之声大作,东南西北各处又飞来无数雀鸟,或止歇树巅,或上下翱翔,毛羽缤纷,蔚为奇观。
那琴声平和中正,隐然有王者之意。
这时,却有一阵箫声和一阵埙声从那对面的松林间传来。
箫声、琴声、埙声,三声而和。
当真是世上少有、天下无双的绝世乐曲。
弹到后来,琴声渐低,树上停歇的雀鸟一齐盘旋飞舞。
突然铮的一声,琴声止歇,群鸟飞翔了一会,慢慢散去。
那白衣人双手按在琴弦之上,朝着松林中放声道:“晚辈何足道,前来拜见谪仙叶真人。”
“还请叶真人出来一见。”
下一刻。
只听得松林阵上空有一道大笑声响起。
“师弟,你瞧这小子如何?”
“不错,不错。”
话音落下。
只见两道身形从天而降,落在松林阵当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诸天一道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诸天一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