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带着李淳风下山了。
走在山路上,李淳风朝着叶千秋发问。
“师父,你说世上的人为何要来回奔波去做一些看似有意义,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呢?”
叶千秋看了李淳风一眼,对他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不做深究,只是说道:“任何一件事,其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动人。”
“这无疑便是修行的要义。”
“如果没有种种过程,那自然是无法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至于,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那不是旁人能决定的。”
“如果做事的人觉得他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那于他而言,自然就是可以去做的。”
李淳风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都壮,安知天子尊。
长安城是文物荟萃的千秋帝都。
长安城位于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
南边便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
叶千秋和李淳风从终南山青华峰上下来,一路看遍了重峦叠嶂,无视陡峭峻拔的山峰。
终南山是长安城南面的天然屏障,故而长安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磅礴气势。
秦中自古帝王州,因种种战略和经济上的有利条件,自古以来,长安便得到历代君主的垂青。
秦始皇赢政在长安收拾了战国诸雄割据的乱局,开创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局面。
到了西汉张骞两次出西域,又开辟了长安至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长安更升格为国际级的名城,联结中外文明的纽带。
长安的盛况,如今也只有东都洛阳可以比拟。
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份组成。
宫城和皇城位于都城北部中央,外郭城内的各坊从左、右、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
以正中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西分属万年,长安两县。
长安的繁华,比之洛阳的热闹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所谓,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田。
长安郭城共有南北十一条大街和东西十四条大街,把郭城内部划分为一百一十坊。
其中贯穿城门之间的三条南北向大街和三条东西向大街构成长安城内的交通主干,其中最宽敞的是朱雀大街,阔达四十丈,剩下的那些虽然比不上朱雀大街的宽阔,但规模亦是不小。
叶千秋三个月后再下山,此时,已经是到了隆冬之际。
叶千秋带着李淳风进了长安城后,发觉大道两旁,都种着槐树,在此寒冬之时,茂密的枝叶早由积雪冰挂替代,令人感受到隆冬的威严。
严寒的天气,无损长安的繁荣盛况,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鲫。
叶千秋和李淳风走在大街之上,看着那车水马龙,二人身上虽然只穿着一件薄衫,却是一点都不怕被冻着。
天寒地冻,对叶千秋和李淳风自然是没什么影响。
他们师徒二人都是不惧酷暑严寒之人。
师徒二人一边走着,李淳风一边兴冲冲的说道:“师父,我们去哪儿转转?”
“我都好久没下山了。”
“要不,您老人家带我去吃顿好的?”
叶千秋听了,只说道:“听说西市第一楼福聚楼不错。”
李淳风嘿嘿一笑,搓了搓手,道:“好,那就去福聚楼了!”
二人朝着西市行去,经过长安城的延康坊后,他们进入了一条名为永安的大街,走在永安大街上,可以看到一条宽达十多丈的永安大渠横断南北,在前方流过。
一座宏伟的大石桥,雄据水渠之上,这座桥,叫做跃马桥。
笔直的永安渠与永安大街平行的贯穿南北城门,桥下舟楫往来,桥上行以车马不绝,四周尽是巨宅豪户。
师徒二人过了跃马桥,行了没多久,终于找到了福聚楼。
进了那酒楼。
便有伙计上来热情招待。
兴许是叶千秋和李淳风的样貌风度着实出众。
惹得不少人频频注视。
李淳风一袭青衫,背负长剑,神采翩翩。
叶千秋亦是青袍,虽然看起来身无长物,但自有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气质。
李淳风和叶千秋在三楼坐了下来,要了些菜肴,坐在窗户跟前,还能顺便看一看窗外的景致。
不多时,只见那边的桌上却是坐了一个人。
那人身穿儒服,外披锦袍,身形高挺笔直,潇洒好看,两鬓带点花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奇气质。
他的目光却是寒如冰雪,似是不含任何人类的感情。
他一人坐在隔壁的桌上饮着酒。
倒了一杯,仰头喝完,然后继续倒第二杯,又仰头喝完。
如此来回好几次,可能是觉得不太爽快。
直接提着酒壶往嘴里灌着。
片刻后,那人手里的酒壶应该是空了。
只听得那人唤来伙计,又要了一壶酒,继续喝了起来。
那人连喝了三壶酒,身上虽然多了几分酒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诸天一道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诸天一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