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最冤枉的就是甘宁,萧梁也没料到邢怖复仇之举,会连累到这员虎将。
还好甘宁命不该绝,以无心对有心,凭借着惊人的武力值,还是死里逃生。
吴皇姜斩连忙派太医前往云梦,为甘宁诊治。
同时拟旨宣告天下,声称邢怖所言,皆为胡编乱造。
其人本就是两面三刀,忘恩负义之辈。
主打的就是一个绝不承认。
因为这事没法承认,姜昊身为吴国太子,如果坐实了这些污点,恐怕吴国文武和百姓,都会对其大失所望。
如今邢怖传檄天下,吴皇能做的,就是矢口否认。
至少让民心和舆论不会瞬间崩塌。
......
而此时,魏国朝堂这边,在鹿摩柯的献计之下,也终于对萧梁露出獠牙。
五月底的时候,魏国传旨钦差抵达辰州城。
圣旨花里胡哨,言辞华丽,但归纳起来就一句话:“汉王要向魏国纳贡,魏国也有权征调汉王军队,以及征调汉地百姓进行徭役。”
理由也很充分,即便萧梁乃是一等亲王,但作为大魏臣子,也应当每年缴纳一定赋税。
同时传旨太监还暗示了一句,稍后还会有其他圣旨会送达辰州。
萧梁心中冷笑,看来魏国小皇帝性子还挺急。
要知道汉王领地之中,没有种类繁多的赋税,目前也只有田税和商税。
而领地内的百姓,都享有三年不缴纳粮税的优待,所以目前为止,萧梁收到的田税基本等于零。
商税方面,为了促进商业繁荣,目前也不收关税,只在各地的市场之中设置交易税,税率也不算高。
不过萧梁也不穷,毕竟玉瓷、玻璃作坊两块,就为他收入大量钱财。
再加上逐渐成规模的丝绸、造纸等等,汉王府库的金银并不缺乏。
但萧梁再富有,也不代表愿意为魏国缴税,更别提让汉地百姓为魏国服徭役了。
因为道理很简单,从萧梁加入魏国开始,功勋无数,战果累累。
如今汉地的建设发展,几乎都是靠着萧梁一己之力完成。
魏国给与萧梁的,其实大多还是虚衔,实实在在的东西,并不多。
此时的萧梁,也无需魏国在军事、政务上的扶持。
从庞冲招揽萧梁开始,可以说萧梁对于魏国乃至中土的贡献,居功至伟,无人能及。
所以萧梁都不知道谁给魏诚毅这小崽子勇气,敢问他纳贡!!!
不过萧梁也不啰嗦,直接在最新一期的《汉府周报》公布了魏国朝堂给汉地下的圣旨。
同时萧梁也附上了自己一段评语:
“汉地建设,百废待兴,开垦荒地,初见成效;
本王已许诺免田税三年,商税从轻;
领地建设、城池防务、粮食购买,花费巨大,王府府库空虚。
身为臣子,君命难违;
身为汉王,不忍盘剥百姓;
请问如此圣旨,本王应该何去何从?”
萧梁这一招叫做祸水东引,你魏诚毅想要以君主的名分来压制他,平白收取汉地赋税。
那我直接对着汉地百姓诉苦。
想想当初汉地这些城池,什么林山县,什么辰州城,什么丰禾县。
哪个不是被屠城甚至焚烧殆尽,如今刚刚有点起色,我堂堂汉王都穷的叮当响,你这魏国小皇帝张口就要钱要人,要点脸不?
如今《汉府周报》的发行量已经逐渐提升,仍然是供不应求。
即便是封禁报纸的吴国,也会有专人暗中在汉王治下收购,然后私下带回。
其他国家,更是风靡一时,报纸销量火爆。
为此萧梁还特地招募了各国报纸代理商,用2个铜板一份的低价批发,让代理商们也能第一时间获取报纸,迅速在各地铺开销售。
所以这一期的《汉府周报》一出,民间舆论顿时火爆起来。
萧梁虽然从未对自己的功绩自吹自擂,但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他在当年抵御、驱逐离人的大战之中,起到了何等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萧梁,至少乾国早已沦丧。
齐国当年摩天岭被破,鹿玄真都在齐国境内肆虐,亡国灭种也是迟早。
其余国家,恐怕也会陆续沦为离人铁蹄下的牺牲品。
而萧梁治下的城池,当年是个什么状况,迁徙而来的百姓也好,来往商旅也罢,更是一清二楚。
说萧梁白手起家,那是一点毛病没有。
魏国本身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魏国内乱,都是萧梁迅速平定。
当今小皇帝魏诚毅,如果不是靠着萧梁的话,未必能接替魏智,登上皇帝宝座。
此刻天下纷乱依旧,萧梁的领地刚刚有一点起色,魏国朝堂却接二连三下黑手。
先是封禁边境,禁止百姓迁徙流入汉王领地。
然后是伙同吴人,试图以承圣公沈亮来打压萧梁举办的新学。
现在更好,直接明目张胆,想要以君臣大义来逼迫汉地百姓纳贡、服徭役。
而且别说现在汉地田税还在免税期,萧梁当初定下的田税,不过区区十税一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