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的糜烂太霆是看在眼里的。
做官只为发财再升官的事,太霆见过太多太多。
没人会去认真做事,百姓在他们眼里只是被收割的韭菜。
心里想的是讨好巴结上官为自己找个靠山,有了靠山就能继续升官,有了靠山就算哪日事发也有恃无恐 。
有人作保非但死不了,只要给的银子够换个地方做官就是了。
这种糜烂已经到了无法根除的地步,更不是一日形成的。
所以季博常的做法,让太霆心里激荡不已。
开民智将权力装进牢笼,以民压官带动朝堂利刃,只要一刀杀下去民胆大涨不再畏缩也不再状告无门。
贪官想连成片成串出现的事,将会少之又少。
而他也在其中看出了季博常更深层次的用意。
历朝历代党派之事不可避免,但开民智却能把民变成最大的党派,这个党派不掌权却能督权。
历代皇帝都会以利让党派纷争用以制衡,但这会导致极大的内耗。
所以公子此举便是把内耗从朝堂转移,把党派之争变成官民之争。
民兴官进,民举官究,不设锦衣卫却全民皆是锦衣卫。
为官者只要让老大满意就能升迁的老路子,变成了让民满意才能心想事成 。
民满意,帝赏赐,盛世可期。
现在的公子还不是天下之主,但观公子所行种种,最后胜出的必是公子无疑。
“有公子照料家人甚好,他们现在远比当初在帝都时开心多了 。”
太霆说完看向季博常。
“高丽事了,末将前来请命何时去往北境。”
这话让季博常呵呵一笑,伸手点了点太霆。
“你啊,永远做不了谗臣。”
太霆闻言也是微微一笑,因为公子这话对他来说是无上褒奖。
李三山是公子麾下武将第一把交椅,如今公子的视线转回大雍内部,那李三山必然要回到公子身边统领大军。
而论守城,公子麾下没人比自己更合适。
揣摩上意是为官之道,但揣摩跟说出来是本质区别的。
揣摩能让你更好的领悟大人物的意图,也能把事做到大人物的心坎里。
但没有哪个大人物会喜欢自作聪明的属下,人家只是开个头你就直接把人家的意图说出来了。
咋滴啊?
显你能啊,还是显你比老大更聪明啊?
但这事的分谁去做去说,最主要的就是你要明白自己在老大心里的定位。
如果刚刚这话说出口的是刘六或者赵明举,这就是典型自作聪明的逾越。
但太霆不然,他的定位就是耿直,直言不讳。
谗臣的生存之道在于吹捧 。
耿直之臣的生存之道就在于耿直(这不废话嘛)
就如刘六,他在听完季博常之言后会眼睛陡然一亮,脸上会出现恍然大悟之色,更会在最后离去时咧嘴大笑 。
这就是恰到好处的吹捧。
谗臣就是相声里站在桌子里捧哏的,话不多 ,但却是技术活。
每一个字每一个表情,都是为大佬接下来的话做铺垫的,而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吹捧是用眼神和表情替代的 。
如果直接说出来 ,反倒落了下乘更会让大佬反感。
这就是谗臣的生存之道。
而这种事在太霆身上就不会发生,这就是定位,也是宝盖所说的摆正位置。
所以季博常身边,就没有蠢货。
你做不了谗臣是对太霆的褒奖。
而当面说出奸臣二字,是对刘六的褒奖。
老大不当你面说你是奸臣,你是要被嘎哒。
但当你面说出这两个字,说明你奸的刚刚好,奸到了老大的心坎里。
这也是生存之道。
“你擅守,北境交给你我也放心。”
季博常说着朝前迈出一步站在宜兰江畔,看着广阔的江面再次开口。
“北夷内乱已起,但按照我的猜测,金狼王一定会再次举兵攻打雍北关。”
太霆闻言皱眉。
“公子,金狼王此刻要做的应是平叛,此时攻打雍北关....”
季博常看着滚滚江水微微一笑。
“站在你的角度他现在要做的一定是平定内部 ,把内部的不安定去除才能应对外部的危机。”
“但他是北夷的帝王啊,帝王是要脸面的,更要让人看到他的无畏沉稳,让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这话若是其他人听来定然不能明了其中含义,但太霆却是听懂了。
无奈摇摇头后开口说道:“死鸭子嘴硬,和雍盛帝一个德行 。”
“北夷大败公子之手他若是不做报复之举,在他看来这会让他的威信一落千丈。”
“而且他认为现在的大雍内部比之北夷更乱,公子的处境比他更难,他来攻打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做给大雍内部之人看的。”
“只要他兵出雍北关就能牵制住公子北境大军,如此公子在面对大雍内部时便不能用出全力,就会形成两面夹击之态 。”
太霆说完再次摇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