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和尚不放心,派了三个人在屋里守着和尚,还把门从外面锁上了。唐信道住的屋子跟和尚的屋子挨着,中间就隔了个苇席。他听说和尚被鬼缠上了,还写了首诗。唐信道只记得其中一句:“日日移床下风。”这明显是借了苏东坡的词啊。
唐信道嘲笑和尚说:“你活着的时候是出家人,视身体如土木,就算不幸死了,也应该超然脱俗才对。怎么甘心当个游魂野鬼呢,真丢人!”和尚回答:“我不是来害人的,我是想来度化那个快死的和尚,所以跟着他。再说了,这事儿跟你有什么关系?”
唐信道说:“我看见人快死了不救,那可以吗?再说你自己都脱不了身,还害得别人丢了命,对你有什么好处?只不过是让湖里多了个鬼而已。”两人就这么一来一回地吵到半夜,鬼和尚越来越生气,大喝一声:“你也不是个能了断生死的人!”唐信道笑嘻嘻地回答:“我该死的时候就死,绝对不会变成鬼滞留人间。我绝对不会让你伤害无辜的人。”
鬼和尚似乎被唐信道的话打动了,不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那和尚才开始昏昏沉沉地睡去。到早上醒来一问,原来他是个会稽人。主持和尚派人把他送回家去了。后来唐信道在鉴湖鹫台寺又见到过他,他说只记得刚开始想跳水那会儿的事儿,其他的一概不知了。
孙点,字与之,是个地道的郑州人,温靖公的孙子辈。建炎四年的时候,他当上了泉州晋江县的县令,为官廉洁,做人正直。就在那年七月,叛将杨勍从江西一路杀过来,侵犯了郡境。孙点亲自出马抵抗敌人,回来后背上就长了个毒疮。
主簿来探望他,几个衙役也在旁边站着。孙点突然看了看门外,问:“谁拿着信来了?”大家都一愣,谁也没看见啊。过了一会儿,孙点举起手来,左右摇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好像在拆开信快速阅读一样。主簿好奇地问:“什么信啊?”孙点回答说:“是召唤我去当太山府君的檄文。”他又问衙役:“这里有叫石倪和徐楷的人吗?”衙役回答:“有个姓石的教授,住在别的村子。没有徐楷,倒是有个叫涂楷的解元。”孙点叹了口气说:“唉,怎么用个解元来当大官呢?”大家都觉得他的话前言不搭后语,谁也不敢多问。三天后,孙点就去世了。
那个石倪,字德初,当时正在家里等着候补官职。绍兴三年的时候,他觉得官期还没到,就跑到临安去,想换个官职。结果在抱剑邸中生了病,七月中旬就去世了。
涂楷,字正甫,那时候是州学的教官。他的同学经常开玩笑说:“你去太山府君那儿了,以后我们朋友去泰山游玩,就借你的地盘了啊。”涂楷听说石倪死了,心里挺不是滋味。
后来有个叫邵什么的官员,负责仓库的出入管理,结果被首告入狱。在监狱里被拷打了几天就死了。他的家人想收尸,但不被允许。狱吏们裸露出他的尸体检查,结果那个邵官员吓得每次被问就什么都承认了。就这样过了大概十个月,连累了眉县的几百个官吏和百姓,死了十几个人。
提点刑狱的缙云周彦约绾知道了这个冤案,赶紧从嘉州亲自到监狱去审理。那个邵官员才得以出狱。经过审查,发现他的罪名都是无中生有,只是有些小过错,比如拿酒招待游客,用多了官府的纸张等等。就在准备结案的时候,那个杨生突然死了,接着好几个狱吏也相继去世。这事儿,真是诡异得让人背后发凉啊!
第二年,朝廷的命令下来了,邵某被贬了三级官职,灰溜溜地回到了犍为的西山老家。那年秋天,眉山的士人史君正悠闲地坐在家里,突然有人上门邀请他出门。这一出门不得了,跟着的随从有一百多人,个个穿着绣花的衬衫,戴着花哨的帽子,骑着高大威猛的骏马,简直就像出征的骑士团。史君正一上马,这些人就疯狂地奔驰起来,速度快得他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一行人来到了一处豪华府邸前,三重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马匹从中间飞驰而入。史君正想赶紧到客厅去,可那些驭马的随从却不让他直接进去。他一看,客厅里坐着几十位穿着官服的人,都向他拱手行礼,让他坐在东边。史君正有点不好意思,推辞说:“我只是个平民百姓,哪能和这么多尊贵的客人坐在一起啊。”其中一个人说:“今天这事儿你是主角,别客气了。”然后上前禀报说:“皇帝召见你来审理邓安民的案子,现在还没到时间,等你考完试,我们就来接你。”史君正听得一愣一愣的,但也不好再推辞,就坐下来了。
不一会儿,史君正就打了个哈欠,醒了过来。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个梦啊!他也没跟家里人提起这事儿,只是悄悄地把梦里的情景记了下来。
第二年,史君正去参加廷试,路过荆南的时候,听说当地的吴君帅荆得了重病,总是看见鬼物在他眼前晃悠,吓得他都不敢在正堂住了,没过多久就死了。史君正考完试调官回来,经过夔峡的时候得了点小病。他跟同船的人说:“我可能要死了,你回去后帮我告诉家人,让他们拿出我去年秋天记的那个梦来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结果那天晚上,史君正真的去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樊不多奇闻怪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樊不多奇闻怪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