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天,杨妃梦到自己和明皇一同游玩骊山,两人来到兴元驿,正打算大快朵颐,突然间后宫传来火警,吓得两人急忙逃出驿站。回头一看,整个驿站都被熊熊烈火包围,木头都烧得噼里啪啦响。
就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两条巨龙凭空出现,明皇跨上白龙,瞬间飞得无影无踪;而杨妃跨上黑龙,却走得慢吞吞的。四周空无一人,只有一个蓬头垢面、长得不像人的家伙站在旁边,看着明皇远去的背影,然后一头撞向一座险峻的山峰,消失在浓烟之中。
杨妃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独自待在一间屋子里。那个蓬头垢面的家伙说:“我就是这座山峰的神仙。”话音刚落,外面跑来一个骑士,交给杨妃一封信,说是益州牧蚕元后寄来的。杨妃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第二天就收到了渔阳叛乱的消息。
明皇赶到马嵬坡,无奈下令缢死了杨妃。他悲痛地说:“这个梦现在成真了。我们游玩的骊山,‘骊’和‘离’是同音字;正在吃饭时发生火灾,是失去食物的预兆;火代表兵器;驿站被烧,‘驿’和‘易’是同音字,加上旁边的‘木’字就成了‘杨’字。我跨上白龙,是西游的象征;她跨上黑龙,则是阴暗的预兆。她独自前行没有左右助手,就像一匹马。那个峰神,其实就是山鬼,她果然死在了马嵬坡。那封信上写着‘益州牧蚕元后’,‘牧’是养育的意思,养蚕是为了得到丝,‘益’字旁边加上‘丝’字就成了‘缢’字。”
后来,明皇和杨妃又在梦中相见,来到一个叫做东虚府的地方。接着他们又来到一个院子,门上写着“太一玉真元上妃院”。杨妃隔着云母屏风坐着,明皇看不见她的身影。明皇问:“你想我吗?”杨妃回答:“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总有一天,我们会一起骑着晴空中的光辉,在落日余晖中,游走在玉虚仙境。”明皇感慨地说:“碧海茫茫,仙人之路断绝,我们如何互通消息?”杨妃说:“如果遇到雁府上人,可以托他带信。”
果然,后来明皇在海上仙峰遇到了鸿都道士,得到了杨妃的钗合私言,带着无尽的思念和回忆回到了现实世界。
六
话说唐朝那会儿,有个郎中叫张又新,他和虔州的杨虞卿是铁哥们,两人齐名友善,经常一起喝酒吹牛。杨虞卿的老婆李氏,那可是鄜相的女儿,品德高尚,但长相嘛,嘿嘿,就差点意思了。可杨虞卿这人,心眼儿大,从不介意这些,对老婆敬爱有加。
有一天,张又新跟杨虞卿吹牛说:“哥们我年纪轻轻就美名远扬,仕途一片光明,啥都不愁。就缺一个美娇妻,那我这辈子就圆满了。”
杨虞卿一听,拍着胸脯说:“这事包在我身上,咱俩这关系,我还能坑你?肯定给你找个满意的。”
张又新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对杨虞卿深信不疑。可结婚后才发现,这老婆长得,哎,真是一言难尽啊。杨虞卿看着他那苦瓜脸,拿着笏板敲了敲他,笑着说:“兄弟,你咋这么天真呢?”
张又新被他这么一说,火冒三丈,回怼道:“咱俩啥关系啊?我诚心诚意地跟你商量这事,你倒好,给我整个这样的,到底是谁天真啊?”
杨虞卿一听,也不生气,反而开始给张又新讲道理,历数求名从宦的不易,说:“咱俩不都是一样吗?你想想看,我娶了这么个老婆,你不也一样吗?咱们这是有难同当啊。”
张又新一听,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好奇地问:“那你老婆跟我这位比起来,咋样啊?”
杨虞卿嘿嘿一笑,说:“那还用说吗?我那位,比你这位,嘿嘿,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张又新一听,顿时大笑起来,心里的郁闷也一扫而空。他拍了拍杨虞卿的肩膀,说:“好兄弟,还是你懂我。咱们还是好兄弟,啥事儿都别往心里去。”
于是两人又和好如初,一起喝酒吹牛,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张又新回家后,还特意写了首诗来纪念这次经历:
“壮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这首诗传开后,人们都说张又新真是个豁达的人,能把这么尴尬的事情写成诗,还写得这么风趣幽默。从此,张又新的名声更响了,人们都说他不仅医术高明,还是个会生活、懂幽默的人。
七
话说大唐中时期,有这么一位不求功名利禄的处士,名叫姚坤。他啊,就喜欢钓钓鱼,自得其乐。住在东洛万安山的南边,没事儿就弹弹琴、喝喝酒,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这姚坤的邻居是个猎人,天天就靠捕狐狸和兔子为生。但姚坤这人啊,心地善良,每次看到猎人抓到这些小动物,他就出钱给赎回来,然后给放了。就这样,他救下的狐狸兔子得有上百只了。
有一天,姚坤想去赎回自己以前的一个庄园,这个庄园呢,他抵押给了嵩岭菩提寺。谁知道,这寺庙里的一个和尚惠沼,可不是个善茬儿。他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挖了个深井,往里投了几百斤的黄精,想找个人试验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神奇的变化。于是呢,他就把姚坤灌了个大醉,然后扔进了井里,还用大石头把井口给堵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樊不多奇闻怪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樊不多奇闻怪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