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拿着臂环,凄然落泪道:“这是我祖父大帝攻破高丽时获得的两件宝物之一:一个紫金带,一个红玉支。我曾以岐王所进的《龙池篇》赐给贵妃金带,红玉支则赐给了贵妃。后来高丽得知这两件宝物归我所有,便上奏说:‘本国因失去此宝,风雨失调,民生凋敝。’我寻思得此宝物并不足为贵,便命人将紫金带归还给他们。唯独这红玉支没有归还。你既从贵妃那里得到它,我如今再次见到它,只觉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
言罢,皇上又泪流满面。
乾元元年,那贺怀智又跑来找皇上,一脸神秘地说:“陛下,还记得那年夏天您和亲王下棋,我独奏琵琶的场景吗?那把琵琶啊,石槽鸡筋弦,铁拨一弹,那音儿就飘出去了。当时贵妃娘娘就站在棋盘前看,眼看您要输了,贵妃娘娘一急,就把康国棋子往棋盘上一扔,嘿,给搅和了,您还乐了。那时候风一吹,贵妃娘娘的领巾还飘我头巾上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落下来。我回家一摸,哎哟,满身都是香气。我赶紧把头巾摘下来,放进锦囊里,今儿特地拿来给您瞧瞧。”
皇上打开锦囊,闻了闻,说:“这香味儿,是瑞龙脑香没错。我以前还撒在暖池里的玉莲上呢,后来再去,那香味儿还在。你说这丝缕润腻的东西,真是神奇。”
说着,皇上就有些伤感了,开始吟诗:
“刻木牵丝作者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舞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世中。”
就在这时,有个叫杨通幽的道士从蜀地赶来,听说皇上思念杨贵妃,自称有李少君那样的仙术。皇上一听,高兴坏了,赶紧让他施展法术找贵妃。那道士啊,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上天入地地找,可就是没找着。他又四处搜寻,东到大海尽头,西跨蓬莱仙岛。突然,他看见一座高山,上面楼阁林立。他飞过去一看,西厢下有个洞门,门上写着“玉妃太真院”。道士赶紧敲门,出来个双鬟童女。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童女又进去了。过了一会儿,来了个穿碧衣的侍女,问他从哪儿来。道士就说自己是皇上派来的使者。碧衣侍女说:“玉妃正在休息,请稍等。”
过了一会儿,碧衣侍女带他进去,说:“玉妃出来了。”
贵妃娘娘戴着金莲冠,披着紫绡衣,挂着红玉佩,穿着凤舄鞋,身边还有七八个侍女。她向道士行了礼,问了问皇上的近况,又问了问天宝十四年以后的事。说完后,她有些伤感,让碧衣侍女拿来金钗钿合,折成两半,交给道士说:“请你替我谢谢太上皇,这是我的心意,希望我们还能像以前那样好。”
就在那道士准备离开之际,他的脸色显得有些凝重。贵妃娘娘察觉到了,便轻声询问:“道长,您是否有什么心事?能否告知一二?我想求您验证一件事,这事除了太上皇,再无他人知晓。否则,我怕那金钗钿合,就要成为新垣平式的骗局了。”
贵妃娘娘说完,退到一旁,似乎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她缓缓开口:“记得天宝十年,我陪皇上到骊山宫避暑。那年秋天七月,正好是牵牛织女相会的夜晚。皇上靠在我肩上,望着天空,被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动,他低声对我说:‘愿我们世世为夫妇。’说完,我们紧紧握住彼此的手,泪水涌出了眼眶。这件事,只有皇上知道。”
她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就因为那个誓言,我无法继续留在天上,只能堕入凡间,等待与皇上的再次相遇。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我们一定会再见的,就像从前那样。”
她又对道士说:“太上皇在人间的日子也不多了,希望他能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自苦。”
道士回到宫中,将贵妃娘娘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太上皇。太上皇听后,心中震惊而悲痛。
后来,太上皇移居大内甘露殿,每日都在思念贵妃娘娘。他开始辟谷服气,不吃不喝。张皇后送来樱桃蔗浆,他也一口不吃。有一天,他拿起一支紫玉笛,吹了几声,竟然有两只仙鹤飞到庭院里,盘旋了一会儿才飞走。太上皇对侍儿宫爱说:“我奉上帝之命,成为元始孔升真人。这次,我一定能再见到贵妃了。这支笛子你留着没用,送给大收吧。”说完,他吩咐宫爱准备沐浴。“我若躺下休息,你千万不要打扰我。”
宫爱听到太上皇睡梦中的声音,好奇地看了看,却发现他已经去世了。而贵妃娘娘去世的那天,马嵬坡的一个老妇捡到了一只锦缎做的袜子,据说每个过路的客人只要花一百钱,就能观赏一下。老妇因此赚了不少钱。唉,想想玄宗在位那么多年,后来对朝政也厌倦了,常常觉得和大臣们打交道太拘束,难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自从有了李林甫,他就把朝政大事都交给他处理。这样一来,他就听不到逆耳忠言了,整天玩乐,荒淫无度,也不觉得羞耻。这都是李林甫纵容的结果啊。后来国家动荡,朝廷沦陷,百官被杀,王妃遭戮,兵祸四起,毒流四海,这一切都是杨国忠招来的祸患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樊不多奇闻怪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樊不多奇闻怪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