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兴邦,那个曾经在魏桥三家人最困苦的时候伸出手的读书人。他的劝告,如同春雨般细腻,滋润着魏桥三的心田。他告诉魏桥三不要再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了,家是永远的避风港,家人是永远的牵挂,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都不应该忘记家的温暖。魏桥三深深地记住了这些话,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激。
但当魏桥三将那五十两银票递给潘兴邦时,潘兴邦却坚决地拒绝了。他微笑着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银子我希望你能拿回去,与家人团聚,这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
潘兴邦的话语,如同明灯般照亮了魏桥三的心。他明白了,真正的帮助并非物质上的给予,而是心灵上的慰藉。他感慨万千,决定听从潘兴邦的建议,收拾行囊,踏上回家的路。
分别之际,潘兴邦拍着魏桥三的肩膀说:“兄弟,好好珍惜与家人的时光,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与鼓励。
魏桥三含泪告别了潘兴邦,他心里明白,这次分别虽然带着不舍,但也带着无尽的感激和希望。他将这份感激化为动力,继续他的生活旅程。
时间飞逝,两个月后,潘兴邦的名字传遍了整个科举考试的考场。他以乡试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了长安城,参加了更高一级的考试。而这一次,他更是以高中的成绩获得了殿试的第二名。这消息让整个乡里都沸腾了起来。
而当皇帝得知潘兴邦的事迹后,更是对他赞赏有加。不久后,一道圣旨传到了潘兴邦的手中,他被封为赣州刺史。这对于年轻的潘兴邦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责任。
然而,面对这样的荣誉和地位,潘兴邦却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上任后在魏桥三的帮助下一举捣毁了黑煤窑,魏桥三戴罪立功被遣送回家。而且潘兴邦发现,朝廷为自己安排的副手正是偷他银两林凡寅,于是把林凡寅打入大牢,还真是恶有恶报。
在赴任的路上,潘兴邦特意绕道去了魏桥三的家。看到魏桥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他们聊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艰辛与快乐交织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魏桥三激动地说:“兄弟,你出息了!真是好人有好报啊。”他们紧紧地握着手,眼中闪烁着泪光。
在得知可以回乡省亲的消息后,潘兴邦心潮澎湃,第一时间便决定去青楼紫烟阁。他要去兑现对褚企兰的承诺,为她赎身。然而,人生总是充满了无常和变数。
当潘兴邦急匆匆地赶到紫烟阁时,老鸨却告诉他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褚企兰在你离开不久就病逝了。”
潘兴邦愣住了,仿佛被重锤击中心头。他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眼中泪水打转。他颤抖着声音问:“怎么会这样?她怎么会就这么去了?”
老鸨叹了口气,道:“她本就身体虚弱,加上心中忧思过重,实在是撑不住了。”
潘兴邦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与褚企兰相识的点点滴滴。那个美丽善良的女子,曾在他最困苦的时候给予他温暖和慰藉。而如今,他却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他默默地走出紫烟阁,抬头望向苍穹,泪水滑落。他心中默默地对着远方说:“褚姑娘,是我对不起你。我没能兑现我的承诺,让你一个人孤单地离去。”
“褚姑娘,你知道吗?我曾答应为你赎身,带你离开这里。可是命运却如此捉弄人,你却先我而去。”潘兴邦哽咽着说,“你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值得被爱和珍惜。愿你在天堂安好,不再受任何苦难。”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离去。他知道,尽管心中依然痛楚,但他必须面对现实。他将这份遗憾深藏在心底,继续前行。
潘兴邦心痛的只好先回家,父母听说高中为官的儿子要回来了,早早的带着褚企兰在村口迎接。潘兴邦远远的看到自己的父母和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在村口等着自己,走进一看不正是褚企兰吗,潘兴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褚企兰不是已经病死了,如今怎么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呢?
潘兴邦忍不住心中的疑惑,急忙走上前去,正要开口询问,褚企兰却先一步走上前来,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
“兴邦哥,你终于回来了。”褚企兰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我一直在等你回来。”
潘兴邦愣住了,他看着眼前的褚企兰,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般。
“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已经……”潘兴邦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褚企兰轻轻摇了摇头,道:“其实我并没有病死,是你的父亲救了我。”
这时,潘兴邦的父母走了过来,父亲慈祥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便把整个经过告诉了潘兴邦。
潘兴邦听着父母的讲述,心中的疑惑逐渐解开。
潘兴邦紧握着褚企兰的双手,心潮起伏。他心中的那份感激和感慨难以言表,只能用泪水来表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