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皇宫,一众老臣也没有闲着。
等到他们处理完手头的公务,如同有默契一般,齐聚在勤政殿。
勤政殿,是大周皇帝罗永政处理公务,批阅奏折的场所。
大周各地的奏折,本就多如牛毛,加上新占领的北戎、匈奴、犬戎三大帝国地盘。
需要处理的奏折更多,每天都得处理到半夜时分。
可手下皇子皇女虽有十八人之众,却没有可用之才。
不是在争权夺利,就是吃喝玩乐,要么就是年龄太小,没一个能继承大统之人。
所以至今,都没有册封太子。
好在自己还年轻,身体还硬朗,还有开小号的机会。
所以太子之位,罗永政虽然也有些着急,可并不慌乱。
一众老臣齐聚,罗永政以为这些老臣,又在劝解自己,册封太子之位。
加上罗永政批阅奏折时,不喜欢被人打扰。
便吩咐太监,给众人安排好座位之后,便不再搭理众人。
身为老臣,众人自然知道皇帝的脾气,加上手头政务已经处理完毕。
虽然急,可也不太着急,反正皇帝的政务,总有处理完毕的时候,急有何用?
加上一大半的老臣,都已经处于半退休的时间点,早已经过了冲动的年代,心性自然不差。
而且因为是半退休状态,所以很多老臣,都只是在朝堂上,挂了个闲职。
比如太傅、太师、太仆、学士、常侍、给事中.........等等等等。
这些老臣,很多都是两朝,甚至是三朝元老。
因为资格老,连皇帝罗永政也头疼,不想见,却又不得不见。
他们很多时候,确实是为了帝国好,希望帝国好,可罗永政却不得不平衡各方利益。
所以夹在中间,他很多时候,也很为难。
罗永政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如炬。
他逐一审视着面前的奏折,不时地用朱笔批注。
殿内的气氛紧张而庄重,老臣们或低头沉思,或低声交头接耳,讨论着各项政务。
直到晚上十点,所有奏折批阅完毕,罗永政才有时间,活动一下筋骨,对众人问道:
“诸位爱卿,北戎、匈奴、犬戎三地的治理情况如何?”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出列,恭敬地回答道:
“陛下,三地虽已纳入我大周版图,但民心未稳,还需时日安抚。”
“老臣建议,派遣得力官员前往治理,同时减免赋税,以安民心。”
罗永政点头赞同:“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务必确保三地平稳过渡。”
此时,另一位老臣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说道:
“陛下,近日边关传来急报,邻国南越似有异动,恐有侵我边境之意,老臣认为,应加强边防,以防不测。”
罗永政沉思片刻,下令道:“传令下去,加强边关防御,同时派人前去探查南越动向,务必确保帝国南境安全。”
“老臣遵旨!”
“各位爱卿,天色已晚,你们等朕这么久,应该不止这两件事情吧?”
“如果是册立太子的事,那就不用再提!”
“朕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帝国不能一直没有继承人。”
“可你们也看到了,朕目前有八位皇子、十位皇女。”
“大皇子失踪,目前查不到任何消息。”
“三皇子五皇子八皇子,野心勃勃,相互争斗。”
“可依他们的心性,将帝国交给他们,帝国必灭!”
“一个生性暴躁,听不进旁人言语,有暴君之象。”
“一个,有勇无谋,只可为将,却无帅才,治理能力更是一团糟。”
“另一个吧,性格太过懦弱胆小,喜欢吃喝玩乐,进攻不足,守成亦不足。”
“至于另四位皇子,年岁太小,目前自然不会考虑。”
“至于那些皇女,十二岁以上的,都已经许配给了朝廷重臣的子孙。”
“你们说说,还有谁可当继承人?”
皇帝罗永政的话音刚落,殿内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老臣们相互交换着眼神,似乎在权衡是否应该再次提起立太子的话题。
最终还是一位资历最深的元老,小心翼翼地开口了。
“陛下英明,国事为重,立太子之事自然不应急于一时。”
老臣缓缓说道:“然而,臣等忧虑的是,万一陛下有所不测,帝国将陷入无主的困境,臣等并非为己,实乃为天下百姓着想。”
罗永政闻言,眉头微微舒展,他知道这些老臣的忠心,但也清楚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
他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朕明白众位爱卿的顾虑,不过日子还长,所以目前,暂不考虑此事!”
“天色不早了,众位爱卿,帝国还需要你们,朕希望你们,多保重身体,下去休息吧!”
“皇上,臣等这次前来,并非为了立储之事而来。”
罗永政微微一愣,他的目光在老臣们脸上扫过,显然有些意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生:从布衣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生:从布衣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