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村与北军村两村人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做这个显眼包,加上天气又不好,所以大家除了去镇上买些缝补衣服的针线以及必须要用的食盐,也没有多少人外出。
大家仍旧各自缩在自己的家里,给屋顶除雪,空余时间在家里纳纳鞋底。
慕家一家子除了在空间忙着捡蛋做咸鸭蛋外,也没甚其他的事要做。
一时捡够了鸡鸭鹅蛋的慕玖看着空间仓库里,那些堆积的菜豆、绿豆以及黄豆,她突然想起了前世的豆芽。
豆芽不仅营养丰富还清脆爽口,不管是凉拌、炒菜还是做配菜,都是十分美味的。
而且这豆芽发起来也十分的简单,这西北农户家里,大家在田间地头或者菜园子里也会种上一些黄豆、绿豆、菜豆等,这个还可以混在杂粮里面,做熟了,当做主食吃。
家里的了萝卜白菜慕玖也实在是吃厌了,反正家里厅堂内火炕每天都在烧着,里面的温度刚好适合发豆芽。
说做就做。
既然要发豆芽,慕玖决定将黄豆、绿豆、菜豆等各自发一些。
一是用水泡豆子。
慕玖先绿豆、黄豆都可以,清洗干净,挑出漂在水面的豆子,然后将这些豆子各自放在木盆里,并将木盆端到烧了火炕的厅堂中,用四五十度的温水泡一晚。
二是装竹篮、盖湿屉布。
慕玖把泡好的豆子放入干净的竹篮里,沥干水分,再将竹放进稍微深一些的木盆中,用一块沾湿的屉布盖住豆子,豆子里尽量不要有多余的水,以免容易烂根。
要将豆子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并在屉布外面压上重物,这样可以让豆芽更直更粗壮。
为了避光,慕玖在外面再遮盖了一层布,避免豆芽因见光发生光合作用变红。
三是每天冲每天冲水。
慕玖将豆子每隔十二小时用室温水隔着屉布冲一次,这个步骤不能搅和,也不用拿掉屉布。
四是观察、采收豆芽。
在室内环境中,只过了四天,豆芽就长到大半个手指长。
一半来说,每批豆芽长到四到七天,等豆芽最多长到一指长就可以吃了,太久豆芽会变老。
慕玖看着三个圆形竹篮里满满的三篮豆芽很是激动,黄豆芽和菜豆豆芽都比绿豆芽要胖一些。
两个双胞胎也围在这里,看着三篮子长出来的豆芽,他们俩很是惊奇:“这就是豆芽啊,白白胖胖的,可真可爱!”
家里其他人看到这样发出来的豆芽,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特别是种过地的慕老爷子和王氏。
在他们的眼中,要想让种子发芽,就必须等到春暖花开时,外面有充足的阳光,这才可以。
“没想到在如此冷的寒冬季节,也能让豆子发芽,玖儿,你这小脑袋瓜儿也不知怎么长的?”
王氏夸了一句孙女儿后,突然想到自己这孙女可是连空间这种神仙地方也拥有的人,她会这些新奇玩意儿似乎也挺正常。
慕老爷子则盯着这满满的三篮子豆芽看了好一会儿,这才以询问的口吻对慕玖问道:“玖儿,几天前看你发豆芽时,好像每种豆子只拿了一小把吧?怎么就发了这许多豆芽?”
听了慕老爷子的话,慕玖忍不住暗暗对这位老人竖个大拇指,他的观察力也太强了吧!
“阿爷,您老观察的真仔细!”
慕玖夸了一句自家阿爷,然后将这些豆芽底部的外壳抖掉,拿出家里的杆秤分别将三样豆芽给称了。
菜豆芽有三斤,绿豆芽有四斤,黄豆芽因为长的胖,最重,差不多有五斤,再结合之前拿出的三种豆子的重量,慕玖合计了一下,发现她这次发出的豆芽出芽率还挺高的。
“阿爷阿奶,根据这样的出芽率,我大概算了算,一斤菜豆可以出产十斤左右的豆芽,一斤绿豆可以生出十一斤左右的豆芽,一斤黄豆大概可以生出十二斤左右的豆芽,这可不亏呢!”
慕玖特意对慕老爷子和王氏强调了一句不亏,这豆芽既然发成功了,以后她也是要经常发一些用来改善口味的。
“玖儿,这豆芽怎么吃啊,用来炒吗?这味道能好吃吗?”慕元香看着三筐豆芽,好奇的问道。
“小姑,那当然好吃了,我今天中午就拿这些豆芽,给大家做的尝尝,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说着,慕玖就动手将四斤绿豆芽全部拿出来,用剪刀将底部的根须剪掉,然后放在木盆里洗干净。
为了能更好的凸显豆芽本身的口感,慕玖决定将这些豆芽清炒一道,凉拌一道,家里也有一点刚从镇上买回来的千张,然后再做个水煮鱼片,里面的配菜就是豆芽与千张。
鱼当然是慕玖在空间海水养殖塘里面捞的鲈鱼,这种鱼刺少,一会儿留一份不放辣椒的,可以给两个双胞胎弟弟吃。
因为家里吃饭的人多,这三道菜肯定不够。
除此之外,慕玖还打算做一道青椒炒鹅蛋,一盆土豆炖排骨,一道辣子鸡丁,当然,这些青椒、排骨、土豆和鸡肉都是空间出产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