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赵英策半转身,看着太后大娘娘盛墨兰,微笑道:“墨兰,如我不在了,你多帮我看护着点儿这些孩子,煦哥儿那里有人帮,我不担心。
熊儿,烈儿,他们还小,别被有心之人利用,大宋在我这一代,没有同室操戈,他们这一代也不该有。
然儿嘛,他其实不比煦儿差,如他有别样心思,朕给你留一份遗诏,把他封到海外去,就如永弟弟那般!
曦儿,呵呵,我不担心,她很好,也能更好!”
太后大娘娘盛墨兰瞪眼撇嘴道:“你休要胡说,都是些没影子的事,行了,我们安坐,喝杯茶,可好?
你也算是能轻松一点吧,我陪你批了一年多的札子,你这会儿,是不是也得心疼我一下呀?
陪着你站在这里,远望文德殿,回头小朝会,你也要我陪着?省省心吧!”
四姐姐夫妻俩,到了福宁殿内安坐,还一起说了最近汴京城的趣事,能将国事卸下,太上皇赵英策心里,一下子轻松不少。
可太后大娘娘盛墨兰心里知道,毕竟,太医令贺弘文不会对她隐瞒,自家夫君的身体,不说到了油尽灯枯,也差不多吧。
这还是多年来,一直吃盛长林配置的道家丹药,否则,早就挺不住了,一国之君,为国事操劳,总是得想在文武百官之前,还要为王朝的未来打算,劳心劳力。
可当盛长林现在福宁殿门口时,四姐姐盛墨兰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这种情况可不多见。
盛长林走入福宁殿,四姐姐盛墨兰赶紧询问,是否要君臣奏对,可转而一想,即使奏对,也得是盛长林等着官家赵煦啊,一时间还真是不习惯呢。
太上皇赵英策与盛长林对坐,太后大娘娘盛墨兰陪着,三人一起看向福宁殿门口,
这时候,哪像是曾经的皇帝皇后和臣子啊,只像是等待自家晚辈的至亲之人。
盛长林微笑道:“四姐夫,不必担心,西北路藩军的将门虎子和燕云十六州的各地镇守将军家的子侄们,已然到了汴京,此次官家实行武举恩科,定能成就他的一番功业。
未来,我大宋将会更好,北境所有异族西迁,南方小国会在未来的十年内,不断并入大宋。
西域丝绸之路上,估计在未来十年内,最远到昔日李白的故乡碎叶城,尽归大宋。”
赵英策哈哈大笑道:“小七,你四姐夫我不担心,相信煦儿会做到的,不过,你认为,我大宋是否得迁都?
毕竟,汴京想远控西域,实在是太远了,中间隔着西北路藩军,即使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朕…我还是有些不放心。
虽我在位时,与中枢大相公们,论叙过此事,但一直没个定论,况且此事,搁置的年头太长,如若再次提及,我怕煦儿把控不好,再起争端。
仁宗皇帝时,入嗣为继在争吵,父皇时,新老朝臣在争吵,我在位时,革新守旧两派在争吵,这派系党争,我怕会成为我大宋的顽疾。
好在我大宋的版图,在这近三十多年来,不断扩张,将三冗给解决了,否则,我还真不敢轻易传位给煦儿呢。”
盛长林嘿嘿笑道:“迁都可以,但为迁都而建都的话,别说中枢大相公们不同意了,即便是,各部各司都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所费繁多。
可如若不提迁都,先建城呢,新城繁荣,又可控大宋全境,四姐夫,你说到那时候,会不会连中枢大相公们,都想要迁都呢?”
赵英策思索片刻,之后呵呵笑道:“是这个道理,回头让煦儿去办吧。
新君登基,总得有几件忙起来才好,否则,他怎知这皇帝位,不是那么好坐的呢!”
赵英策沉吟片刻,看看身边的妻子盛墨兰,他眯眼小声问道:“小七,我…”
盛长林坦然的说道:“煦哥儿的嫡子,快出生了吧?四姐夫可得跟四姐姐一起,商量个好名字出来呀,弟弟我告辞了。
再寻弟弟我,别去小梅园,我想去玉清观住上一住,这么多年的香火钱,弟弟我可得整理一番呢!”说着,盛长林起身告退。
赵英策和盛墨兰微笑的看着盛长林远去,赵英策半转头的问道:“墨兰,与我困守在这皇家孤城内,你心里可曾有过埋怨?未能尽享普通百姓乐趣的时候?哪怕是那一瞬间?”
盛墨兰将头靠在赵英策的肩头,眼泪含在眼圈儿里,微笑道:“你都独宠我这唯一后宫啦,我哪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就是皇室的命,为天下,为苍生。我,盛家四女墨兰,此生无悔嫁策郎!”
三个月后,官家赵煦的嫡子出生,起名赵楷,太上皇赵英策亲自起的名字,说希望这孩子将来,可以成为皇室的楷模!
临近新年,太上皇赵英策身体不适,不过从儿子赵煦的施政方面来看,他很是欣慰。
新年,太上皇赵英策病重,几经昏迷,太后大娘娘盛墨兰,想请盛长林回来,给夫君医治。
但赵英策不答应,还说,等开春的时候,他就好了,到时候,他还要与妻子盛墨兰一起,上山看花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