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
三季度过去,各省的财政状况依旧没有好转。江南三省保持着正常水平,但增速已明显放缓。
南兴商会在三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江宁商会和云岚商会败落之后,再无任何一家商户能跟南兴商会产生哪怕一丝一毫的争夺。
借着朝廷给予的行商优先权,经过这两年多的运营,江南三省的所有商户,都仰仗南兴商会鼻息,对其唯命是从。
表面来看,南兴商会在江南三省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增速放缓理所当然。
偏偏在今年早些时候,江南匪患又有重新抬头的趋势,一个叫“三英帮”的强力帮派突然崛起,更是对南兴商会的生意造成了负面影响。
南方各省大抵也是这种情况,传来的奏报中时有提及土匪作乱之事,无疑为今后各省的财政状况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唯一让皇帝稍觉欣慰的是,北方各省在国库的大力支持之下,经过前三季度的发展,民生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
只不过,改善得也不是很明显。
朝廷拨款援建,由官府牵头搞经济,要经道道审批流程,协调各个衙门,搞不好拨下来的款项还要经过层层盘剥,效率是十分低下的,远不能跟南兴商会这么一个拥有丰富现成资源的商业巨头相提并论。
全国财政状况原本是一片大好,欣欣向荣,突然之间陷入僵滞,甚至可能出现倒退,让朝野上下不得不得反思其中原因。
原因一目了然,南兴商会不给力了。
为啥不给力了?是经营不善,真的不给力了?还是说商会故意不给力的?
不管是哪种情况,显然都跟严良长期滞留京城有关。
不少大臣有心劝皇上将严良放回江南,可谁都不敢开这个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谁都看得出来,这个严大人,将来搞不好是要翻天的。
于是,朝局一时间陷入僵持,大伙每天上朝讨论来讨论去,也不知道讨论个啥。严良往那一站,一言不发,焦点却都在他身上。
直到九月十五这一天,刚一上朝,皇上就命冯公公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
太子资质愚钝,处事不力,不思为国进取,不思为民谋福,现将他罚入太庙,静思己过。
喜欢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