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有很多勾划,显然李红妆是认真读过这本书的。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三三(张兆和):乖一点,放心,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
“离开你一个礼拜了。这一礼拜来,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寒冷所苦,不为饮食所苦,可是想你太苦了。”
“一个人心中倘若有个爱人,心中暖得很,全身就冻得结冰也不碍事的。”
“我每天可以写四张,若写完四张事情还不说完,我再写。这只手既然离开了你,也只有那么来折磨它了。”
“我原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起之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同你离开的人了。”
“别人对我无意中念到你的名字,我的心就抖,身就沁汗。只有在那星子的夜里,我才敢低低的喊叫你的名字。”
“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那么这不幸是同我生命一样长久的。”
“我喜欢你,你的聪明像一只鹿,你的别的许多德性又像一匹羊,我愿意来同羊温存,又耽心鹿因此受了虚惊,故在你面前只得学成如此沉默。几乎近于抑郁了的沉默!”
“山水很美,我想你一同来坐在舱里,从窗口望那点紫色的小山。我想让一个木筏使你惊讶,因为那木筏上面还种菜!我想要你来使我的手暖和一些。”
……
此时李红妆已经做好了卫生,她走过来,轻靠坐在许仙身边,问道:“你也喜欢情话大师沈从文?”
“沈从文是一个纯粹的真人,也是一个多情的人。”许仙亲昵地揉了揉李美人的头发,平静赞美道,“众人总是会看向最热闹的地方,可沈从文不是,他会把头偏开,自顾自地做自己,就像一个边城浪子。然而他对众生、山水和万物又怀着善意的柔情,他的文字里可见流水、天地和一颗赤心。”
李红妆温顺的把头枕到许仙肩膀上,微笑道:“这种情感细腻、敏感而丰沛的文化人,一旦爱慕上一个女子时,都会变得很疯狂挚烈,能写出极好的情书和情诗。”
她顿了顿,笑容敛了下来,惋惜道:“可惜情书虽美好,沈从文和张兆和婚后的生活却并不是很幸福。”
许仙合下书页,点了点头,轻叹道:“门第差距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沈从文终究太浪漫天真了。而现实里人是不能靠吃情书过日子的,看完美丽动人的文字,还是要买米下锅的。”
出身于湘西乡下的沈从文爱听傩戏,出生于合肥名门的张兆和偏好昆曲。
张兆和熟读四书五经,英文流利,通音律、习昆曲、好丹青;沈从文却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小学。
这些还只是兴趣爱好方面的矛盾,更要命的两人对婚姻生活根本理念上的差异。
沈从文始终浪漫诗意,张兆和却是一个务实且贤良的女子。
沈从文的这种浪漫做派,包含着文人式的“清贫到底”:他们之间的浪漫爱情绝不能受到一点来自物质的玷污。为此,他拒绝了张家给妻子的丰厚陪嫁,让张兆和的出嫁变得寒酸无比。
婚后,张兆和迅速适应了柴米油盐的生活。从一个名门千金大小姐到一个湘西农家才子的妻子,在这种明显的“由奢入俭”面前,张兆和虽有许多不适应,却并未抱怨。
沈从文则甩手醉心于文学创作。他的收入有限,却还要拿出一大笔钱去买字画和古董,变卖家当也要买,衣食住行也要华丽美好的。
随着孩子的出生,开销加大,张兆和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筹划维系一家人的生活,她甚至不得不当掉首饰来补贴家用,而沈从文依然热爱收藏古玩字画,讲究生活,夫妻俩的摩擦越来越大。
张兆和抱怨丈夫为什么总爱打肿脸充胖子,不知节俭。
一次沈从文天真的对妻子张兆和说道:“你为何不染头发,再穿点时髦的衣服呢?”
张兆和一听这话,立马就炸了,有些怨气地回答丈夫:“不许你再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用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这生命,而不使他归于无用才好?我希望,我们能从这方面努力。”
每天忙活家里家外的张兆和也对本就虚无缥缈的谈情说爱很有些排斥。
她觉得进入婚姻后,就应该踏踏实实想怎么把家庭经营好,而不是和婚前一样卿卿我我。
沈从文从外地对妻子抒发浪漫情感、传情达意时,张兆和的回信也多是鸡毛蒜皮、柴米油盐之事。俩人开始彼此怨念,婚姻的罅隙逐渐扩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