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时采用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刘濞借机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七国举兵叛乱,七国之乱后刘濞兵败逃至东越被杀。
刘濞失败了,但扬州的运河却离连通神州又拓近了一步。而后晋时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也为整个南方包括扬州带来了更多好的变化。”
慕解语觉得自己相公怎么跟个活史书一样,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这个又帅又才华横溢的男人,继续屈起左手中指,道:“第三个人就是隋帝杨广,杨广也是扬州人最感谢的人。”
作为一个地道的扬州人,慕解语称杨广为隋帝而不是普遍说法的“隋炀帝”。
毫无疑问,杨广是最欣赏杨州也对扬州历史贡献最大的人。
人们更熟悉的是隋炀帝三下扬州(当时又称“江都”)的风流韵事。
有人说他去扬州赏琼花,有人说他去扬州寻美色,有人说他只是贪恋扬州的秀丽风景。
后人已无法得知杨广心里的想法,但他对扬州确实情有独钟。在他还未登基之时,就在扬州驻守,怀念故地,人之常情。
喜爱加上熟悉,再加上政治、军事的需要以及扬州的地利和发展基础,隋炀帝也就成了那个真正发掘扬州潜力的伯乐。
慕解语屈起手指后,就巴巴看着许仙,等着这个“历史老师”的解读,一脸“请开始你的表演”的期待表情。
本来不想去评论杨广这个家伙的许仙于是只能侃侃而谈道:“隋朝新立,杨坚和伽罗夫妻俩并为二圣,共执天下权柄。二圣为了平定南方,征调人手,从山阳开始重修邗沟,于扬州汇入长江,并重新命名为山阳渎。
杨坚和伽罗、独孤伽罗去世后,杨广便登了大位。杨广这家伙既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也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明白,中原的威胁,从来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如果不打通南北漕运,将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不仅大一统无从谈起,等待这个王朝的也唯有面向游牧民族的卑躬屈膝或者灭亡。
整修邗沟大部分于杨广在位期间完成,扬州通向杭州的江南河也在他手下拓宽、加深。在前人基础上,隋朝仅用了六年,就使得大运河北至涿郡,西达长安,南及余杭。宽阔的河水割裂了土地,却连通了神州。
作为邗沟与江南运河衔接之地的扬州,也随着贯通神州的运河系统的建成,迎来了属于它的荣光。
不过,杨广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他总想要远迈自己的父母——伟大的开国二圣,成就千古一帝之伟业。凿运河、营东都、征高句丽无一不是需举全国之力之大事,他却不惜死伤、不恤民情蛮干求快。同时杨广拔科取士更是动了门阀士族的根本利益。
如此下有怨,上有愤,上下皆有怨愤于心,隋朝又怎么能不亡?
众多世家豪族当时冷眼旁观,已知大隋必不久矣,就等着杨广折腾尽弘农杨氏的气运和民望的同时为新王朝准备好各种基建大礼包。
最后在新一轮的帝座角逐中李家赢了,李世民踩着杨广的铺垫成了千古一帝。”
许仙叹了口气,他和杨坚、独孤伽罗相交莫逆,杨坚和伽罗的几个儿子中杨广最是俊逸聪敏,年少时甚合许仙心意,许仙甚至曾破例允许少年杨广跟随自己学习游历过数年时间。
当年杨广能斗倒太子杨勇成为储君,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杨广手段高明和杨勇不成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杨坚和独孤伽罗对许仙这位亦师亦友的大哥特别敬重,认为大哥这样的神仙人物都破例看重阿摐(杨广的小名),那阿摐可能真的更合适继承江山家国。
否则杨坚和独孤伽罗何等雄才伟略,智谋深广,又岂会看不出自家老二的野心和所谓“高明”手段?
只是争储便如养蛊,帝国基业,终究要留给最厉害的那条毒蛊。
唯有最强最狠最毒的蛊,才能在众世家门阀的虎视眈眈、野心环伺下保住夫妻俩忍辱负重、辛苦打下的江山。
只可惜,杨广虽然确实最强最狠最毒,但是他在太子兄长及二圣权威下多年隐忍,一旦登得大位,正值35岁年富力强,又无人可制,杨广心底超越父母、成就千古一帝的野望豪情过于炽热旺盛,他跑得太快了,一不留神就已跑到了绝崖死地,再无生机。
其实杨广在位时做的绝大多数重大决策都是合理正确的因此也被李唐继承接续了下来,他就是太急了。
仿佛有一根无形的鞭子一直抽打着这位帝王,让他不肯停下也不敢停下狂飙突进的步伐。
许仙明白这根鞭子是什么:是超迈父母的壮怀激烈,是留名青史的强盛欲望,更是对死亡不知何时到来的深深恐惧。
许仙对于自己这半个学生,还是了解的:阿摐这一生最怕的就是寂寂无名的死去。
当年那个自视甚高的少年曾明白告诉许仙:“阿摐此生,或遗臭万年或辉耀千秋,绝不屈于某页史书上,仅仅成为万千陪衬者姓名中的一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