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了两份奏疏,时间约摸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他这才起身,拿着那份奏疏走出了值房。
想来,张居正也应该听说这份奏疏了,魏广德心里想着,脚步轻快走向首辅值房。
很快,魏广德就到了门前,对着书吏说道:“首辅有空吗?进去问问。”
“是,魏阁老。”
书吏答应一声。
其实刚才看到魏广德过来,他就已经做好进去通报的准备。
很快,魏广德得了信儿走进值房里,张居正已经起身迎了出来。
“善贷,可有大事要商议?”
不知是明知故问还是什么,张居正迎魏广德进去坐下,就开口问道。
“这是宣府送来俺答汗的奏疏,叔大兄还是先看看吧。”
魏广德进来的时候就环视了值房,看到张居正书案前翻开的奏疏,也就不拐弯抹角,把手里奏疏递了过去。
在接过来快速浏览一番,就见他眉头紧锁。
思考片刻,张居正才开口问道:“善贷,你是何看法。”
“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辽东之事来的奏疏,没想到却是这件事儿,俺答汗在试探我们的态度。”
魏广德也直言道。
张居正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既然他不想提起那事儿,我看朝廷也权当没这回儿事儿。”
毕竟刚刚两边才进行了交战,动用的总兵力高达近二十万,已经是一场浩大战争了。
按说,这种事儿无论如何也不该如此轻描淡写就揭过去。
但看俺答汗的奏疏,似乎还真想就这么打马虎眼,大家都不说了。
大明这次战事没吃亏,只是耗费了些钱粮,还有就是一笔抚恤。
相对来说,土默特这次不仅损失大批精壮,还有不少牛羊粮草,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也绝对不轻。
草原上,人口一直都是限制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
“那他提出的两个请求,朝廷又该如何作答?”
张居正微微点头,他和魏广德都是这个意思,如今俺答汗也如此,正好和了心意。
关系不闹崩是好事儿,边民也不用担惊受怕的。
“建庙可以,不过增加布贡就算了。”
魏广德直接把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原本我们也打算大肆在草原上建庙,俺答汗此请正和了我们的本意,只是这时间,似乎提前了一、两年,不知道户部那边能否支应上。”
“户部就算没银子,借也要满足这笔银子的支出。”
张居正也直接表态道,“对西藏布贡确实不能增加,好处都让黄教占去,他们又和草原上实力关系密切。
而且当下环境,也不宜开这个口子,否则俺答汗还以为我们朝廷怕了他。”
“叔大兄既然也是这个意思,那我就回去直接票拟,奏上去了。”
魏广德开口说道。
说着,魏广德起身就打算告辞离开。
“善贷稍候片刻,我这里还有事儿要和你议一议。”
见魏广德要走,张居正马上说道。
随即,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拿起那份摊开的奏疏回来,递到魏广德面前,说道:“这是福建上的奏疏,那边已经清丈完成,共丈量出田地1700余万亩,比原额增加300余万亩。”
魏广德正翻看福建上报田亩,耳中就听到张居正报出的数字。
虽然一下子增加近两成,但他并没有太过诧异。
有心理准备,自然不惊讶。
魏广德看完奏报,并没有说话,而是把奏疏放在中间茶几上,等待张居正下文。
果然,看到魏广德放下奏报,张居正终于有开口说道:‘仅福建膏腴之地就有如此之多隐瞒田地,全国范围内该有多少?
我欲尽快让户部以福建清丈经验编制《清丈条例》,自北直隶开始,山东、山西,自北向南开始清丈之事,善贷以为如何?’
魏广德考虑片刻,终于还是点点头,“叔大兄,若考虑好,可按此施行,不过.....”
踌躇片额,魏广德才继续说道:‘《清丈条例》最好还是先发各省议论,再行实施为好。
同意条例的省份,可先进行清丈,有异议的省份,可让他们上奏需要调整的条款,待朝廷确认后再行清丈之事。’
魏广德开口提议道。
以福建的清丈经验,未必适合全国,毕竟大明太大了,东西南北差异巨大,一刀切不可取。
张居正闻言,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思考。
“容我再想想,此事近两日还是要定下来为好,不易拖延时间。”
最后,张居正才抬头说道。
魏广德从张居正那边回来,就在门口就对芦布吩咐道:“马上去把福建历年上报田亩数额查出来,从洪武朝开始查。”
“是,老爷。”
魏广德多少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劳堪也提到福建那边清丈的事儿,毕竟他在福建做过左布政,关系人脉也有。
否则,这次他去浙江,还有福建商人前来拜访,其实都是诉苦来的。
按照现在的消息,福建清丈过程中其实出现许多纰漏,特别是有故意做大数字的嫌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隆万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