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可是本次殿试的主考官?”茶水过半,情感也交流的差不多了,袁真问出了此行的目的。
“哦?袁小友也是为此而来?”李正廉点了点头,倒也是,袁真现在也算是京衙的一员,理论上也该参与到这件事之中。
“此前已有人来询过李大人了吗?”
“哈哈哈,当然了,圣上对此事十分看重,我作为主考官,怎会不经询问只等殿试开始。”
李正廉继续说道:“本次殿试的主考官确实是李某人。”
“那么李大人对杜君一事如何看待?”
李正廉先是一愣,随后看向了袁真,嘴角挑了挑,这小子......
“那杜君,就是本次会试的会元吧?”
袁真一点也没有被戳穿试探的尴尬,笑着一拱手道:“李大人明鉴。”
作为主考官,李正廉虽然对于杜君会元之名本应知晓的,但为了避嫌,在殿试结束之前,所有人他都不应该认识,虽然殿试审阅核等是遮盖住姓名进行的,但一手防范远远不够,只有自防才能避免出岔子。
“会元失踪必有其因,既然袁小友知道其名,想必是认得此人或者已经寻到会元了。”
“正是。”
“嗯,袁小友还是要劝其早日回到国子监啊,就算其中有什么事情需要解释开,前提也得是他自己的本事够硬,若是在圣上面前没有一定的资本,或者挺不到圣上的面前,一切都是空谈。”
袁真了然,随后悠悠说道:“在下已经劝了杜兄回到了国子监,只不过杜兄并非自己回去的。”
李正廉喝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的看向了袁真道:“如何回去我不关心,还未入朝堂,会元也只是会元,哪怕是状元,此时也与我无关。”
袁真笑了笑,“李大人就不怕此事沾染上身吗?众人皆知李大人是本次殿试的主考官。”
寻常小吏怎么可能如此和李正廉说话,李正廉是尚书,吏部尚书!
李正廉并没有动怒,反而是和颜悦色的摇了摇头道:“本官入朝五十载有余,职任尚书十载,题殿试主考官三次。”
“本官掌吏事只依律法,阅卷只看文采国策,万事过眼皆沾我身,沾身又何妨?”
油盐不进。
袁真拿李正廉没有一点办法,作为本次殿试的主考官,李正廉可谓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偏偏他有恃无恐一点口风都不松,袁真知道李正廉就算不是本次会元逃跑事件的幕后之人,也一定知道些什么,但是李正廉主打一个老子天不怕地不怕,有种就拿证据来甩我的老脸!
“李大人这茶不错,香而不涩。”
“陛下赏赐的。”
袁真差点一口喷了出去,古不息赐的茶就这么摆在客厅,谁来请谁喝,还摆两壶,你一壶我一壶?
两壶。
袁真看了看李正廉,李正廉的目光已经移到了院子中的顽童身上,目中慈爱不做假。
“叨扰李大人良久,袁真这就离开了。”
“袁小友不妨再坐一会。”
袁真本来已经起身了,但是看了一眼李正廉又坐回到了椅子上,因为李府的门外又来了一个人。
知道李正廉爱喝茶,王正上门时提着一壶冀西北的好茶,一进客堂发现还有一年轻人在此。
“李大人家中有客,下官改日再访。”王正一拱手,就要放下茶罐离去,李正廉却叫住了他。
“无妨,王大人先坐,有什么事聊聊便是。”
来人正是礼部侍郎王正,也是京衙从事王福乾他老爹,太原王氏这一代的老大。
“不知这位年少英杰是......”王正听李正廉留他,也不矫情,就坐在了另外一边。
“奥,我来给王大人介绍一下,这位是袁真,王大人应该有所耳闻,正在京衙居功曹一职。”
“原来是袁功曹,家中小子也在京衙任职,有些玩闹之意,袁功曹若是见了还请海涵,如若有得罪之处,袁功曹尽管代我教训一下那小子。”王正生得国字脸,看着一脸的国泰民安样,此话说出倒是十分符合他的气质。
对于袁真王正只是听说过,见还是第一次见面,不是所有侍郎都要上朝的,每部都要有上值留守之人,恰好那日袁真上朝的时候,王正在礼部值守,所以没见过。
“王侍郎言重了,王从事虽年少,但懂事,而且行事有章法,我见人都需得夸上两句,怎会得罪,何况我与王圆兄弟也算是有同届之谊,自然会照顾王从事。”
王正的嘴角隐晦的抽了抽,懂事?有章法?王福乾?自己对儿子虽然管教的少,但那小子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吗?不惹事就烧高香了,而且这科举一事莫名就被人当枪使了还洋洋得意不知道咋回事呢,要不然他也不用赔个脸跑到李正廉这来跨部门游说请情了!
首位坐着个老油子,这对面还坐了个小油子,王正心中犯着嘀咕,袁真心中也不平静。
袁真是真来的匆忙,无论是礼部尚书展幕那,还是李正廉这里,第一次上门竟然没带个什么礼物,一看到王正携茶进府,袁真就觉得坏了,但是他关注着李正廉的表情,一点变化都没有,好像对于他没带礼上门一事丝毫不在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武侠之天书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武侠之天书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