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敢杀原青州的官员,难道就不敢杀幽州派来的官员?
第二桩要务,就是如何防备兖州大都督范进随时可能发动的突袭。
青州是块令人垂涎的肥肉,近在咫尺的范进以前之所以不来吃,是因为青州与兖州徐州各郡体制不同。
兖州徐州不设大都督府和将军府,但青州设有青州将军,是防御体系完整的一个州,青州将军有足够的权力整合六郡的军民力量。
范进攻打兖州各郡,那是一个个啃下来的,一座郡城撑破天也就一万多人。
青州号称拥有三四万兵马,范进还没有狂妄到自以为可以一口气吃掉三四万大军。
但是青州六郡官兵杀官投诚之后,范进就会重新估算青州的形势。
青州六郡与范进所领的兖州徐州接壤上千里,许多地方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范进大军想要攻入青州,茫茫千里旷野无处不是破绽。
平原、济南、千乘、北海、胶东都在范进大军的攻击范围内。
张崇义但凡整合青州的脚步稍慢一拍,防线不能构筑起来,范进大军随时可以突破任何一点。
青州是个易攻难守的鸡蛋,不管被谁触碰、碰到何处都可能支离破碎。
张崇义当前握有四万大军,戍守三郡原本绰绰有余,此次派出两万五千人马准备偷袭平原郡,留在三郡的仅仅一万五千人马,涿郡留了六千,信都留了六千,河间郡只有三千。
那两万五千兵分摊到青州六郡地盘上,一个郡最多只能分到四千人。
虽说青州各郡还有三四千人马,但张崇义等人不指望这批叛兵会协助他们守城,真要遇到强敌大兵压境,还得防备他们背后捅刀子。
杨千钟把一项项难题摆到桌面上,张崇义又是感到无比头疼,恨不得逃之夭夭。
向来很少说话、习惯冷眼旁观的李千秋概括的更为精准:“两桩事其实就是一桩,无非是派官兵守住青州六郡的问题。
兵员倒还好说,先把那两万步兵分派下去,尽快接收各郡的防务,每郡大概可以分到三千多人。
六千精骑绝对不能打散,让他们暂时驻扎在济南郡震慑范进。
这六千精骑扼守着青州中部要塞,范进即便是有心抢肉吃,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他从咸阳大营带出来的主力骑兵,这两年损失的七七八八,老兵估计所剩不到两千,去年新组建的骑兵不到一万骑,敢拉出来跟我们这支百战精骑扳手腕吗?
哼,量他还没那个胆。
秦幂新招募的八千骑兵,这几个月训练的卓有成效,进展比我们预料都快。
这些骑兵都是以前淘汰的兵源,本身都有着不俗的骑战底子,只不过单兵素质比我们现有的精骑稍逊一筹。
即便如此,在马背上长大的幽州儿郎也是远远强于中原那些半吊子的骑兵,哪怕是现在拉到青州也未必会输给范进的骑兵。
将军,不是我说你们,你和杨先生都过于谨小慎微。
青州兵以前都是骁勇善战的好兵,这十几年被梅念之吃空饷搞得乌烟瘴气,人心离散,才会不堪一击。
当兵的无非是想要安安稳稳混口饭吃,只要我们军饷发到位了,给他们升官发财的机会,接收的官员们能够一视同仁,他们也会乐意为我们效死卖命的。
看看信都河间以前是什么样子?再看看现在老百姓对我们的支持热度,几乎都快超过涿郡本地百姓了。
我们不让他们当兵,他们都抢着当兵守护胜利果实。
既然我们能够感化信都河间的百姓,何愁不能感化青州百姓呢?
先用这两万兵顶上去,然后在涿郡信都河间招募新兵,把那些保甲士兵都组织起来,组成个十万八万大军不在话下。
官员的问题其实更好解决。
涿郡本地十几个县的文武主官,大都是博学审慎精明干练的治国人才,随便一个人拉到郡官的位置上都能独当一面。
青州六郡名义上是郡,其实人口比涿郡一个县相差无几。
我提议尽快从各县遴选二十名官员,三天内遴选到位,十天内火速派往青州各郡任职,趁早把军政要务抓起来,迟则生变。”
杨千钟对李千秋这番真知灼见表示赞赏,他和张崇义习惯按最难的思维谋篇布局,有时候反而会把事情搞得复杂,李千秋这是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倒是一条明路。
张崇义认为三天内遴选二十名精明能干的县官,着实仓促,十天内派出去任职难度更大。
杨千钟认为此事必须先听一下郡守张微等人的意见。
张崇义命府兵火速传诏涿郡三位主官过来议事。
喜欢枪气素霓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枪气素霓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