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随杨禹登山的有卫长安、行军参谋韩时、参军王基、掌书记周庭,以及吐谷浑使者慕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人物,那就是被俘的北凉世子沮渠政德。他望着身上的紫色大氅被山风吹得猎猎飞舞的杨禹,眼中不时透出缕怨恨的光芒。
站在山巅远眺起伏的高原,苍茫的天地,杨禹心有所感,不禁慨叹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更觉个人之渺小啊。”
周庭附和道:“诚如使君所言,站在这山巅,虽不免壮怀激烈,但俯仰之间也不免感觉自身渺小。”
“渺小的人类啊,你说争来争去何苦来哉?”杨禹说到这,转头问慕璝道,“慕璝,你说呢?”
慕璝似懂非懂,只得躬身答道:“回杨使君,慕璝这次奉我王之命前来,就是为了表达我王的善意,我王仰慕使君神威已久,愿归附使君,听从号令。”
“我听说阿柴大王去年也曾归附过乞伏炽磐。”
慕璝一惊,连忙再拜道:“我部人少兵寡,这些年来屡遭乞伏炽磐攻打,我王迫于无奈,只得委曲求全,还望杨使君理解我们的苦衷。这次我们是真心仰慕杨使君的神威,心甘情愿前来归附,还望杨使君能接纳我们。”
这个慕璝,听说既是阿柴的叔父乌纥提的儿子,又是阿柴的同母弟,关系之乱,听了都让人挠头,杨禹只知道,慕璝最得阿柴信重,这次派他来,嘴上说是来归附,只怕也有打探虚实的用意。
对于他们的小心思,杨禹也不点破,他对慕璝说道:“只要你们真心归附,我可以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种选择,你们留在现有的牧地,我知道你们地处苦寒,生活不容易,除了马牛羊别无出产,虽然我们不缺这些,但考虑到你们的难处,我愿意在边境设立榷场,让你们来交换盐米茶布等紧缺的生活物资,其次我知道你们最怕遇到灾年,你们放心,真到那时,我们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你们度过难关。我只有一个条件,当有需要时,你们要出兵助我征战,当然,我不会亏待你们,你们缴获的战利品,八成归你们所有。”
慕璝一听,颇为心动,他忍不住问道:“使君,那第二种选择呢?”
杨禹微笑道:“第二种选择是你们迁入陇右水草肥美之地,我会对你们一视同仁,但提前是,你们要接受汉化。”
“接受汉化?”
“不要以为接受汉化是对你们不好,这个世界很残酷,不管是哪个部族,如果固步自封,不主动拥抱先进的文化,发展出更强大的生产力,迟早会被这个世界淘汰,在你们生活的高原上曾诞生过无数的部族,他们如今安在?武力强大如匈奴又如何,终究只会沦为一朵浪花,湮没在历史的大潮中。”
杨禹的话,一下子竟让慕璝陷入了沉思,反正觉得杨禹说的挺有道理。
杨禹接着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毫无疑问汉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拥有着最璀璨的成就,虽然这百年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但绝不会灭亡,迟早会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芒。”杨禹说到这,指着不远处的沮渠政德道,“你问问这位北凉世子,他们是不是从小读书识字?是谁强迫他们这么做吗?据我所知,即便是北魏的拓跋嗣,现在也在主动推进部族汉化,没有人强迫他们这么做。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知道,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见慕璝沉默不言,杨禹笑道:“你们或许担心,汉化之后你们部族会不会就此消失,我只能说,这种想法是极为可笑的,所谓部族,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所谓的汉人,其实也是远古各个部族慢慢融合而来的,就象当初的秦国,也曾被中原诸国称为西夷,另有东夷,南蛮之类的,多不胜数,我的祖先,或许就是曾经的西夷,谁知道呢?融入了汉文化圈,人还是那个人,你还是那个你,只不过是成了这世上最先进的文明里的一分子,只要你们肯融入进来,身为部族首领,你将会成为高官,甚至成为高门世族,岂不好过在苦寒之地艰难求存?慕璝,你看……”
慕璝顺着杨禹所指望去,只见黄河从山下滚滚流过,而北边的逆水汇流而来,杨禹说道:“这滔滔黄河,是由无数支流汇聚而成的,也正因此,它才可以冲破高山峡谷,越过丘陵平原,浩浩荡荡地奔流入海。而那些拒绝汇入黄河的细流,最终只会消亡在大地上,湮没在沙漠里,这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律。”
慕璝在整个吐谷浑中也算是有见识的人了,否则不也会得到阿柴的信重,但此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杨禹的话,给他的震撼太大了,事实上确实如杨禹说的,草原上曾有诞生过无数的部族,如今都消亡了,难道吐谷浑就能避免这样的命运吗?
“使君小心!”
韩时突然大叫,只见沮渠政德突然冲过来,企图将杨禹推下深渊,几步之遥,在沮渠政德看来,杨禹不过是一个文弱书生,绝无幸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逐鹿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逐鹿南北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