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起,张太后就对外声称感染风寒,不再上朝。
御案之后的那处珠帘,没引起什么风波,被悄无声息撤掉。
朱瞻墡面上功夫还是要做的。
早朝结束就去慈宁宫探视病情,小坐一会闲聊几句,告辞离去。
又安排御医去慈宁宫给张太后治病。
等回到御书房,私下无人之时,兴安终是忍不住了。
恭恭敬敬垂首提醒道:
“圣上,奴婢要不要去嘱咐御医......”
朱瞻墡心头大跳。
若是依朱高炽的遭遇,在药方之中加入慢性毒药,让张太后沉疴难起,一命呜呼,似乎也不是多难的事。
如此张太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兴风作浪。
可只是稍一动念,朱瞻墡哂笑摇头。
没这个必要。
自己这具身体毕竟是张太后所生,以子弑母,自己和朱瞻基又有什么区别?
上位者可以为了巩固权势杀伐无情,但不问情由嗜杀,就太过了。
杀伐果断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也没将屠刀对准李渊。
只是逼李渊让出皇位,成为不问世事的太上皇。
张太后已不再能构成威胁,在慈宁宫中养着就是。
朱瞻墡调出宫中宦官名单,一通浏览下来,将喜宁和曹吉祥挑出,随便找了个理由杀了,目光便从后宫中移开。
注意力凝注在外事之上。
正月廿二。
倭国周防国领地,广岛。
一处茅草盖顶的木制中式庭院,大内盛见站在木阶梯之上,远远看着跪在庭院中毕恭毕敬的一名倭寇,猖狂大笑。
大内盛见是周防国的守护大名。
周防国的领地原本只在后世本州岛的广岛县和山口县东南部。
可大内盛见上位之后,锐意进取。
趁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出家、新上任的将军足利义量病死,室町幕府衰弱的良机。
大肆攻取濑户内海对面的九州岛丰前国、丰后国、筑前国、筑后国,以及四国岛的伊予国等地。
如今,倭国九州已半数进入他的囊中。
大内盛见已成为倭国西南端首屈一指的强势大名。
而倭国西南端,又是倭国与大明最近之处。
西控对马海峡,与朝鲜隔海相望,东临大洋,是倭寇驭舟南下的最后一处本土补给地点。
面前从大明被放回来的倭寇,上报的内容,让大内盛见兴奋欲狂。
天朝大明允许每年端午之时,倭国三家最强大名入贡中原。
周防国未必是倭国最强的三家大名之一。
毕竟关东镰仓公方足利持氏、关东管领上杉宪实、室町幕府管领细川胜元、盘踞周防国北面山阴最鼎盛掌握十一国的山名持熙。
任何一家,都能击败周防国。
可周防国有着先天的优势。
倭国任何大名,想要派船队前往天朝大明进贡,都必须从自己家门口经过。
足利义持停止向大明进贡,本就激起各地大名的不满。
只是之前足利义持太强势,就算不满也只能藏在心底。
没了大明赏赐的丝绸锦缎奢侈之物,他们的生活水准下降了极多。
因此,派出手下武士冒充倭寇,前往大明沿海一带劫掠,成了他们不得不选的替代方案。
可如今有了更好方法,又何必再把手下的武力都派出去呢?
大内盛见下首,恭敬站立的家臣陶武家,谄媚笑道:
“主公,天大的好事。”
“属下建议,可与细川胜元和山名持熙合作,把持向大明进贡的名额。”
“再以大明赏赐之物为筹码,与关东各地大名交易白银和各种矿产,用于向大明朝贡。”
“如此低进高出,不出数年,我周防国之富庶当为倭国前列。”
“再以利诱人,吸引关东武士投奔,壮大力量。”
“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后,我大内氏取足利氏而代之,也未必没有机会。”
大内盛见摇头:
“那倭寇人头呢?又该怎么办?难道砍了咱们武士的人头,给大明送去?”
陶武家嗫嚅半晌,勉强笑道:
“只能派出武士,猎杀藏身各处岛屿的倭寇。”
“周防国在最南边,比起其他大名,优势更足。”
大内盛见冷笑道:
“茫茫大海猎杀倭寇,耗时耗力,自己折损不少,干嘛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去,把我们的人都派出去,封锁对马海峡和东南边大洋方向。”
“截住任何从大明回来通风报信的倭寇,大明进贡一事列为绝密,绝对不可泄露。”
“只许三家大名入贡?呵呵,大明对我倭国所知有限,我派三支船队,报三个大名名称就是,肥水为何要流外人田?”
“让我们的人伪装成倭寇,截杀万一出现的其他大名进贡船队。”
陶武家大惊。
没想到主家大内盛见竟如此贪得无厌。
向大明进贡的三个名额,全要霸占。
这种事若是泄露出去,周防国大内氏就将成为倭国的众矢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