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三娘说:“罗大娘,那辆黑色车厢的马车还有一个空位。”
“好,我马上过去。”罗婆婆说。我和罗婆婆互相行“万福礼”道别,罗婆婆登上马车。
不一会儿,宾客渐渐稀少,我,娘,敏敏,言律,秋云,郭忠维同乘一辆马车。
车厢内,娘介绍说:“敏敏旁边那位小娘子叫许秋云。”郭忠维点点头。
娘对秋云说:“秋云,这位是郭哥哥。”秋云说:“郭哥哥上午好。”
郭忠维说:“秋云上午好。”
我问:“秋云,敏敏,今天你们捡到了什么?”
敏敏高兴地说:“清容姐姐,我今天捡到了一些豆子,谷子和十二文钱。”
秋云把竹筒地给我们看:“我捡到了二十文钱和一些豆子。”
娘笑着问:“大家今天抢到红包了吗?”
我说:“我抢到了一个红包,红包当时就掉在我肩膀上。”
敏敏说:“我和秋云都抢到了两个红包。”
言律说:“我没有抢到。”
郭忠维说:“我也没抢到。”
娘说:“郭郎,言律,我今天一共抢到了三个红包,我把红包分给你们沾到喜气。”
言律和郭忠维接过红包,说:“谢谢姜大娘。”
娘笑着说:“别客气。”
不一会儿,我们下了马车,我们和车夫互相作揖道别。
西大街“贺家”,深灰色底板配红字的牌匾上装饰着红色绸带,门上挂着桃符,朴素的大门是打开的,门上贴着一对红色“喜”字,门内有宾客的喧哗声,院子里铺着青色的布条,进门口的布条上安放一个红色马鞍。
敏敏问:“姜大娘,怎么贺哥哥家门上的字和召南姐姐门上的字不太一样呢?”
娘笑着说:“娶媳妇,大门就贴“喜”字,表示双喜临门,嫁女儿,大门就贴“鸿禧”,表示喜气临门。”
秋云问:“姜大娘,为什么男子娶媳妇是双喜临门呀?贺哥哥不是只娶了召南姐姐一个人吗?”
娘说:“男子娶媳妇,媳妇以后生孩子,这就叫双喜临门。”我们进了大门,厅堂上方悬挂红色的带子,厅堂的墙上贴着一对红色“喜”字,一副对联,横批,上联是:喜气满厅堂,下联:宾客贺新人,横批:喜结良缘。厅堂内摆放着两把椅子,一张桌子,桌子上整齐摆放着鲜花,渣斗,茶水,茶瓶,酒坛,核桃,橘子,桂圆,大雁糕,一把尺子,一篮子红鸡蛋,装在银斗里的谷物,秤盘里装了东西的杆秤,铜制香炉,香炉上放着一对红烛。田大娘束发,头戴花冠,身穿雄黄色抹胸,蓝色印花褙子,深绿色裙子,腰间围着红色搭膊,她站在厅堂内,我们互相作揖。
娘从衣袖里掏出一个布袋,当做贺礼,布袋里装着碎金,娘说道:“田大娘,这是我们的送您的礼金。”
言律从衣袖掏出一个布袋递给田大娘,他说道:“田大娘,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祝愿贺郎和召南永结同心!”一些宾客拿出礼金,送上祝福。
田大娘接过礼金,放进搭膊,笑着说:“谢谢大家,今天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
有位头戴唐巾,其貌不扬,身穿白色镶青边圆领宽袖襕衫的书院男子跑进屋说:“堂婶,迎亲队伍要到了,快关门。”这人是贺延年的堂弟,贺远,我以前听召南说过,他是在“西大街书院”读书的学子。
田大娘关好大门,大家围在门边,门外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有一间屋子的门楣上有挂着很多彩条,门上和窗户上贴着一对红色的“喜”字,门边贴着对联,门上贴着横幅,上联:良辰吉日入洞房,下联:百年好合福禄长,横批:喜气盈门。娘说这就是洞房。
其他的房门和窗户上,就贴了一个红色的“喜”字。我走向厨房,厨房的门上也贴着一副对联,横批,上联:喜宴喜酒酬宾客,下联:美酒佳肴话家常,横批:有滋有味。
门外响起马蹄声,乐曲声,门内有很多人在拦门,贺延年大声说:“娘,我带着媳妇进门了。”门内有宾客大声说:“开门不容易,给点红包得吉利,新婚生活甜蜜蜜。”我们也跟着说:“开门不容易,给点红包得吉利,新婚生活甜蜜蜜。”贺延年从门外抛了很多红包进来,我们捡完红包后,和田大娘一起打开门。
贺延年背着召南,把召南放到马鞍前,乐师进屋,吹响欢快的唢呐。迎亲队伍里有位束发,头戴淡黄色逍遥巾,身穿淡黄色齐腰衫,红色印花裤子,绣花布鞋的小娘子,手拿龙凤花烛进了洞房,她很快从洞房出来,在宴席就座。轿夫们陆续把迎亲物品放进洞房。
傧相在门外撒豆谷,五彩果,铜钱,所有小孩子和一些宾客在门外捡东西。傧相进门,他放下银斗,从银斗里拿出一个镜子,他捧着镜子倒着行走,引导召南跨马鞍。两位用玉簪挽着头发,头戴红色牡丹花,画了淡妆,身穿褐色上襦,红色半臂,黑紫色裙子的妇人搀扶着召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