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律笑着说:“没问题。”我也笑着说:“好。”
贺延年问:“孟兄,清容,你们今天解粽叶了吗?”
言律说:“解了。”
我说:“我们只解了一次粽叶,我爹赢了。”
贺延年说:“你们接午时水了吗?”
我和言律异口同声地说:“接了。”
召南说:“贺郎,你的问题好无聊。”
贺延年挠着幞头说:“过端午节,不就是要聊些习俗吗?”
召南挑眉笑,说:“我来问个不无聊的,孟兄,爱情方面,除了清容,你之前喜欢过别的小娘子吗?”
我竖起耳朵听答案。敏敏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她也聚精会神地听答案。
“没有。”言律斩钉截铁地说,我喜出望外。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下土桥河岸附近的渡口,渡口边立着石碑,石碑上刻着渡口的名称,我们和车夫互相作揖道别,贺延年付了账。
言律对贺延年说:“延年,回去的马车费我来付吧。”
贺延年说:“孟兄,麻烦你了。”
言律回道:“不用客气。”
我们排了一会儿队,就看到向三娘站在石碑旁边冲我们挥手。她用木钗挽着头发,额上点雄黄,脖子上戴着一串白色珍珠项链,身着暗红色抹胸,杏色短衫,黑色销金裤子,圆头履,腰上挂着“道理袋”。
我们互相作揖,说着“端午安康”。向三娘指着一条红色龙头的龙舟说:“召南,西雁和我给她介绍的冷夫子都在龙舟上了,我们现在过去吧。”
“好。”召南说。
向三娘看着言律,问召南:“这小官人是姜大娘那边介绍给西雁的吗?”
召南说:“娘,孟兄是清容的恋人呢,今天他们刚在一起。孟兄,敏敏,这是我娘,向三娘。”
我介绍说:“向三娘,这位是孟子定,那位是她的妹妹,是孟小敏。”
敏敏说:“向三娘下午好。”向三娘笑着说:“下午好,小娘子真是可爱。”
言律说:“向三娘下午好。”向三娘笑着说:“小官人和清容真是般配啊。”
召南笑着说:“我和贺郎也是般配极了。”向三娘帮召南理了理衣裳,笑着说:“般配。”
一位个头比较高,头戴黑色万字巾,额上点雄黄,身穿黑色长衫,腰上挂着“道理袋”的男子在渡口查票。向三娘登上龙舟后,坐在龙舟中间的座位冲我们挥手,召南拿出龙舟票,发给我们每个人,我们把票递给男子检查,查票后,我们每个人都登上龙舟。
这条龙舟一共可以坐十六人,船头船尾可以坐一人,中间可以坐两人,龙舟的座位共有九排,船头船尾各一排,有一条船桨,其他七排,有两条船桨。我不知道西雁姐姐他们坐在哪排,只能看到背影。龙舟的座位上有“腰舟”。我们系好“腰舟”后,召南和贺延年坐在倒数第二排,我和敏敏坐在倒数第一排,言律坐在船尾。
今天汴河上的龙舟比平时多。龙舟船头用一根竹竿立着红幡,龙舟上中间有人打鼓,有很多人穿着颜色统一的衣裳,腰上拴着“腰舟”,喊着口号,划桨动作整齐划一,这种龙舟是比赛的龙舟。
龙舟中间立着竹竿,竹竿上挂满了“腰舟”,舟上只坐一半的人,这种龙舟是救生的龙舟。
河岸边有游人在围观,桥上也有些人扶着栏杆往桥下望。在宽阔的汴河上,我们划动船桨,我们旁边,时不时会经过一些渔船,漕船,客船。
我们身边有一条比我们小的渔船,渔船上有很多活蹦乱跳的鱼。头戴斗笠,穿着白色半袖短衫,黑色裤子,麻鞋,腰上挂着“腰舟”和“道理袋”的船夫佝偻着背,撑着竹竿划船。有位头戴斗笠,身穿黑色长衫,腰上挂着“道理袋”小郎君,他坐在船中间,麻利地把鱼装进鱼篓。声音洪亮的小郎君问:“祖父,为什么我们过节要挂着这个红白相间的袋子?”声音沙哑的船夫说:“那是‘道理袋’,袋子里装着稻子和李子,意味着我们这一年都会遇到讲道理的人。”
有一条没有船篷的大船,从相国寺方向驶来,船头船尾有人摇橹,大船中间立着一把黑色的大伞,伞下有人敲锣,人们在船上站着,头戴五彩缤纷的庄子巾和面具,身穿不同颜色的道袍唱歌跳舞。他们腰间拴着“腰舟”,手上打着鼓,这条船是专门用来表演“跳钟馗”的船。大船离我们比较近,我们即便是坐在龙舟上,也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锣声。
“清容姐姐,那条大船上,为什么有人戴着画着蛇的面具跳舞呢?”敏敏问。
“蛇,蝎子,蟾蜍,壁虎,蜈蚣,这些动物被称为‘五毒’,那些人戴着面具跳舞,就是为了驱赶五毒。”我说。
我们划了一会儿船桨,敏敏说:“清容姐姐,我手酸了,我休息一下再划。”
“敏敏休息好了再划吧。”我说。
敏敏转头问言律:“哥哥,你累吗?”
“不累。”言律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