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说道:“翰林学士,并州知府的官职目前是否空缺?”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银佩和紫色绶带的翰林学士吴处厚举高笏板说道:“回陛下,并州知府的官职目前空缺。”说完,吴处厚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御史台纠察有功,朕会任用御史台的官员出任并州知府,诸位御史台官员如果有举荐的官员,下朝后将官员的名字报给朕!”
所有头戴獬豸冠,身穿朝服的官员举高笏板说道:“微臣遵旨!”说完,御史台的官员们放平笏板。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戴深红色蔽膝,玉佩和土黄色绶带的户部尚书,兼任枢密院公事的曾公亮坐在藤墩上,背上背着鸠首杖,手拿笏板的他起身说道:“陛下,微臣听拙荆说,国朝造谣陛下要为濮安懿王立太庙的人,是位妇人。倘若国朝为普通女子建立户帖,朝廷便可以查出那位造谣的妇人,伏愿陛下采纳微臣的拙见!”
皇帝说道:“朕思考过此事,我朝很多重要的税收,是男子缴纳的,普通女子没有必要建立户帖。谣言因妇人而起,又在百姓中流传,倘若朕处置了那位妇人,天下百姓也要受罚,妇人喜欢道听途说,对于那位搬弄是非的妇人,朕不打算追究她的责任。”
曾公亮回道:“唯唯!”语毕,曾公亮坐下。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宋锦绶带的言律举高笏板说道:“陛下,微臣父亲的同窗在泉州做武官,泉州惠安县十日前有一场风灾,一些百姓的住宅和学校被风灾损毁,风灾后,百姓和牲畜死伤过百,泉州知州瞒报灾情,禁止百姓写诉状,伏愿陛下派遣官员去泉州惠安县赈灾!”
皇帝说道:“朕准了!”说完,言律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开放泉州广惠仓赈灾,派遣泉州当地瓦匠修缮百姓住宅,程安抚,明日你动身前往泉州,协助福建路安抚使赈灾救民!”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银佩和紫色绶带的泉州安抚使,兼任汴京观察使的程珦举高笏板回道:“微臣遵旨!”语毕,程珦放平笏板。
皇帝接着说道:“郭太保,程安抚离京后,汴京观察使的临时职位由你来担任!”
郭逵举高笏板回道:“微臣遵旨!”语毕,郭逵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灾情是泉州知州一人瞒报,还是基层官吏层层瞒报,互相遮掩,朕不得而知,希望诸位御史台官员,严查泉州惠安县上报灾情的所有官员!”
所有御史台官员回道:“微臣遵旨!”语毕,御史台官员们放平笏板。
垂拱殿外传来一阵浑厚的钟声,一些坐在藤墩上的官员站起身子,两位手拿拂尘的宦官说道:“辰时到,大起居退朝,行礼!”
文武百官拿着笏板作揖一次,皇帝作揖后,说道:“退朝!”
文武百官回道:“微臣告退!”三品以上文武官员陆续转身,他们有序地离开后,四品和五品官员陆续转身离开……
门外有人敲门,正在院子里给花浇水的我放下水盆,走到门口,时大丈说道:“沈娘子,有位叫景书墨的小娘子找你,你们认识吗?”
“认识的。”我打开门说道。
刘二丈和时大丈束发,头簪木簪,额头戴抹额,身穿黑紫色半袖衫,黑色裤子,乌皮靴,脸上刺字:骁勇步兵,刘二丈左手背上刺字:刘越,时大丈左手背上刺字:时不败。他们身后背着一顶斗笠,我向他们行礼,他们回了“抱拳礼”。
我和景书墨互相行“万福礼”。
涨红了脸的刘二丈捂着肚子说道:“沈娘子,在下可否去茅厕行个方便?”
“好。”我说道。刘二丈直奔茅厕。
我说道:“书墨,进来坐吧!”
“好。”景书墨说道。
厅堂的桌上,放着香炉,渣斗,凤梨糕,米糕,茶托子,茶盏,茶瓶,荔枝,猕猴桃,椰子,满屋都萦绕着香甜的椰子香。厅堂的椅子上,放着一个水盆。
我头戴山口冠,画了淡妆,身穿红色抹胸,丁香色短褙子,鹅黄色裙子,腰上佩戴玉佩。
景书墨用银簪挽着头发,画了淡妆,身穿白色上襦,绿色荷叶边半臂,天蓝色裙子,腰上拴着“腰舟”,身上背着两个红色包袱,肩上挎着两个景大郎书坊的书袋。
我把茶盏放进茶托子,给她倒上茶水。
景书墨把书袋依次递给我说道:“清容,上月中旬,你与我家书坊签订契约,印刷一百本书籍,这些书籍今日在我家书坊售卖,你要的三十本书我给你带来了。”
我双手接过书袋回道:“谢谢。”
景书墨说道:“不客气。”
我问道:“书墨,你吃过早饭了吗?”
景书墨说道:“我吃过了,待会儿我要去聂婆婆的刺绣坊刺绣。清容,你吃过早饭了吗?”
我回道:“还没有,待会儿郎君回来了,我跟他一起吃。”
景书墨取下包袱说道:“我听聂婆婆说,你要求刺绣社制作月事带,是为了避免女子在水灾中受寒。这两个包袱里装着我和娄二娘还有唐娘子一起制作的三百条月事带,月事带我们已经清洗干净了,希望能帮到你!”说完,景书墨打开了包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