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席说道:“沈娘子,端午时节,我也长过痱子,大夫说,用艾草水洗澡,痱子便可消退。”
我问道:“汤兄,郎君在饮食上有什么要忌口的吗?”
汤席说道:“少食辛辣和海鲜。”
不一会儿,言律说道:“娘子,我的后背已经不痒了。”
“好。”说完,我端坐在船内。
我问道:“汤兄,请问岸上最近的药铺在哪里呢?”
汤席回道:“观潮的地方有一座九层楼高的六和塔,那一带的街道有药铺。”
我说道:“好,多谢汤兄。”
汤席说道:“不客气。”
韩七丈问道:“沈娘子是打算去买艾草?”
我回道:“是的。”
韩七丈说道:“沈娘子,老夫知道一个治痱子的方子,用隔夜的茶水洗澡,孟官人的痱子一日后便可消除。”
我说道:“俞,多谢韩七丈。”
韩七丈回道:“不客气。”
言律问道:“汤席,到六和塔需要多少时辰呢?”
汤席回道:“二刻时辰,你们转头看,六和塔离咱们越来越近了。”我和言律转头望去,一座高大的石塔高耸入云,矗立在苍翠欲滴,绵延不断的山峰中。
我问道:“汤兄,六和塔是道观修建的塔还是寺庙修建的塔呢?”
汤席回道:“六和塔是一座用来镇水的佛塔,六和塔建在六合寺内,此塔修建于太祖朝,塔的年龄已有九十五岁。”
言律问道:“汤席,六和塔附近的街道可有玩具铺子?”
汤席回道:“有。”
游船慢慢靠岸,不一会儿,韩七丈说道:“汤官人,孟官人,沈娘子,六和塔到了。汤官人租了往返,咱们就不必行礼了。”
“唯唯。”言律说道。
“俞。”我做出应答。
韩七丈系好船,我们走向街道,柳树旁,一位留着光头,身穿青灰色僧袍,芒鞋,束着腰带,腰上挂着一个葫芦,背上背着竹篓的僧人,向我们行“合掌礼”,我们作揖回礼,僧人放下竹篓,竹篓里装着一半的物品,左手手腕上戴着佛珠的他从竹篓里拿出一个手掌心大小,用荷叶包裹,系着稻草的方形物品说道:“这是‘中暑丸’,此药丸可以嚼着吃,赠予给缘主。”
说完,僧人把“中暑丸”递给韩七丈,韩七丈说道:“多谢禅师。”韩七丈解下稻草,立刻吃下药丸,他把荷叶放到街上装垃圾的箩筐里。
僧人回道:“缘主不必客气。”僧人陆续把药丸递给我们,我们说了“谢谢”后,僧人回道:“缘主不必客气。”我们站在路边吃药丸,这颗黑色的形如一颗葡萄的药丸吃着微苦,我们把荷叶和稻草放进箩筐。
僧人打开葫芦喝水,不一会儿,他把葫芦挂在腰上,韩七丈说道:“禅师,大热天的,你侬的脸都被晒红了,老夫请你侬在‘孙家茶肆’喝盏茶,希望禅师莫要嫌弃。”
“多谢施主。”僧人行“合掌礼”说道。
“禅师不必客气。”韩七丈说道。
我们向僧人作揖道别,僧人回了“合掌礼”。僧人继续向路过的行人发放药丸。
韩七丈说道:“汤官人,孟官人,沈娘子,老夫就在这街边的‘孙家茶肆’吃茶,若你们要返回,可以来茶肆找老夫。”
“唯唯。”言律和汤席回道。
“俞。”我回道。
汤席从衣袖里拿出一张折叠好的白纸说道:“子定,沈娘子,这是我昨日买的六合寺《里程图》,图中标注了寺庙的殿名和厕所地点。前面就是六合寺了,你们跟我走,咱们进寺庙登塔观潮吧!今日咱们这儿有一场弄潮比赛,六和塔的二楼是最佳的观赏位置。”
“好。”我和言律说道。汤席说话期间,将《里程图》依次递给言律和我。
朱墙黑瓦的寺庙前设有宽大的台阶,我们登上台阶,一位头戴圆顶斗笠,身穿灰青色僧袍,手上敲着铁牌的僧人走下台阶,他说道:“未时到。”进入寺庙前,我轻轻地摸了摸大门的门钉。
寺庙内搭起一些红色棚子,棚下放着桌椅,桌上放着渣斗,茶水,甜瓜,一些僧人在棚子下曝书,一些游人在棚子内看书。
我问道:“汤兄,杭州的僧人都要穿着青灰色僧袍报时吗?”
汤席说道:“是啊,我以前听禅师讲佛法说,六和塔是已经圆寂的赞禅师和延禅师建议忠懿王修建的。忠懿王信佛,重视农业,他鼓励人们开垦荒地种青苗,为了纪念他,咱们杭州寺庙的僧人统一穿青灰色僧袍报时。在此之前,江南地区的僧人都穿那种黑中带赤,看起来像黑色的僧袍报时。”
我回道:“汴京的僧人常常穿着黄褐色或者木兰色的僧袍报时。”
汤席又说道:“去年八月,寺庙的禅师和游人抓到了一位西夏谍者,那谍者假扮咱们这儿的僧人报时,不过他手上提的灯笼暴露了他的身份。”
言律问道:“汤席,那假禅师提着什么样的灯笼呢?”
汤席说道:“栀子灯!听说栀子灯是娼妓接客的标识物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汴京定容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