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的死,朱老七伤神三分钟。
如何为他留下的烂摊子擦屁股,令朱老七踌躇几日也难以做下决定。
接见两方使者,搜集多方情报,开会商议,结果也没有吵出个头绪。
对于谁是下一任苏禄国王?
有言支持世子基拉姆的。
立嫡立长,这是大明的政治传统,哪怕附属国也要遵从。
有言支持马鲁尔的。
苏禄一分为二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属国分裂,反而更加有利于控制。
比如安南,早前各种羞辱大明,如今就听话多了。
其实,谁是苏禄王不重要,苏禄是否一分为二朱常瀛也不甚在意。只是不能令马尼拉占便宜,趁虚而入,侵占更多岛屿。
同时,出于对一神教的反感,棉兰岛上的苏丹国还是要有人去剿灭。
想清楚利益所在,抛去情感抛去道德,那么处理此事也就有了方向。
万历46年元月二十,一支使团由屏东出发,前往和乐为苏禄先国王苯苏哈治丧。
苯苏哈,先苏禄国王,平定苏禄,抵抗外辱有功,封号‘武’,谥号‘定’。
封号也好,谥号也罢,都是瀛州代表大明朝廷定下的。
当然,这玩意也是悄悄的进行,公开的不要。
使团名义上吊丧,实则有两个任务。
一则调查苯苏哈死因,以及遗言真伪,确立谁才是苏禄正统。
二则代朱常瀛传达军令,命锡江海军派兵攻打马京达瑙苏丹国,为苯苏哈复仇。
其实,真相如何也不重要,调查真相只是一种形式。使团真正需要弄清楚的,是哪个人继位对瀛州更加有利。
谁听话,那么谁说的就是事实,瀛州就支持谁。
至于派兵棉兰为苯苏哈复仇,这自然也是借口。
老友死了,两个儿子闹分家,失败的一方必然对瀛州不满。不满可以,但如果同岛内势力或者西班利亚媾和,反过来对付瀛州,则不可接受。
需要监控,需要武力威慑,必要时也只能为老友干掉不孝腻子。
眼下南洋无大战,棉兰老岛,瀛州也不是不可以拿一块领地为支点,加速清洗一神教进度条。
新年伊始,政务繁多,苏禄事件也只不过是其中寻常一件罢了。
元宵节翌日,官府开工上衙,整个中枢因为改制忙做一团。新系统,BUG总是特别的多,需要不断修正。
朱常瀛自然也忙,频繁召开御前会议,推进改制进程。
除此之外,他还需将注意力放在外交同军事上,毕竟这两方面的权力朱常瀛并没有放手。
外交上。
外交司除总部以外,设外交公署一,领事馆八,代办处十七,基本涵盖整个南洋。
驻淡马锡外交公署,主要负责马六甲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外交事务。
领事馆,分别设于马尼拉、安南升龙、真腊乌栋、暹罗阿瑜陀耶、渤泥文莱、西爪哇万丹、东爪哇泗水。
外交代办处则广泛分布于马六甲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沿海城邦。
除此之外,还经营有租借地八处,港口十四处。
港口经营,也是一门大学问,泊位、吊装、库房、包装、承运、报关......
自打瀛州创立以来,朱老七就致力于打造海贸体系,逐渐系统化专业化,玩至如今,港口经营已是普通玩家无法入手的独门绝技。
最初,港口由海关经营,后逐渐转为私营。国内码头公开拍卖经营权、官府吃租金。国外么,其实也一样,南洋商行出面购买或者租赁土地,转售私人商行经营。
总之,要么官府喝头汤,要么王府入股商行喝头汤。
如果算上商行据点,那么瀛州的外交辐射范围基本涵盖除欧罗巴以外的所谓旧大陆。
看过名册,外交司也是有着260几人的大衙门,而且俸禄优厚。
每年搜集的情报几大箱,稍稍整理,那就是后世研究南洋历史的珍贵史料。
这些也只是附带作用,设立外交司的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本国利益,然而具体至每个机构责任又有不同。
在马尼拉,领事馆主要职责:
确保西班利亚公平的对待大明商人以及侨民。
确保大明侨民有宗教信仰上的自由。
监督马尼拉当局对协议执行情况。
在苏禄在渤泥,领事馆主要职责:
协助该国王室制定国策,移风易俗,弃景归儒。
筹款兴办学堂,普及大明官话,推广汉字国学。
主持炎黄帝庙祭祀,编修各家族谱。
在安南:
严密监视各方势力动向,兵力强弱,必要时加以干涉,避免任何一方崩溃。
经营河内、清化、会安三处租借地,保护华侨华商利益。
培养买办,救济穷人,树立大明身为宗主国悲天悯人,扶危济困的光辉形象。
在真腊:
支持真腊王室复兴,策动真腊摆脱暹罗控制。
在万丹在泗水:
合纵连横,联合沿海城邦推行海禁政策,共同遏制马塔兰壮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