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夜寂静下来。
偶尔传来夜莺的“咕咕”声。
沈华亭倚着台阶睡着,林舒的印象中,极少会在她清醒时,看到沈华亭睡着的模样。
她小心翼翼替他将毯子拉高,抿唇望着他一头灰白的发。身侧的手抬了抬,似想要触碰,又放下。
冯恩生性警惕,见夜深下来,才走回了废旧的驿站。云胡守着马儿在小憩,冯恩从皮袋里取了一张毯子,披在林舒的背上。
林舒温声:“冯叔,谢谢。”
冯恩在她身旁坐下。他拾起一根木棒,将火堆里的火挑了挑,一簇火星飞了出来,转瞬又湮没在山间的夜色中。
“事到如今,咱家给夫人讲讲故事吧。”冯恩面带如常笑意望向林舒,视线转而落在沈华亭的身上。
林舒渐渐蹙拢了眉心。
冯恩从腰间取下那只他随身带着的酒囊,小小的抿了一口,叹息一声,才缓缓开始:“咱家过去是个守黄门的,年轻儿的时候,随着景帝出征,曾也上过战场,远远的瞧着景帝的英武身姿,便也寻了军中的武将们,习了一些身手,私底下勤学苦练,只当自己厉害得不行,必要时候,也能为国一战。”
冯恩笑笑,“然而当时景帝已至中年,赫赫威名,威震四方,蛮夷接连俯首称臣,正是迎来我朝盛世之时。哪儿还轮得到咱家这样的小人物上场拼杀?”
火堆逐渐又亮了,照着林舒温柔面庞,和冯恩眼底的感慨。
“景帝一朝,波澜壮阔,凡是目睹景帝勃勃英姿之人,无不心生景仰。”冯恩又小小的抿了一口酒,“可惜呀可惜,这世间始终是人无完人。”
冯恩的目光逐渐变得悠远。
“晚年时候,景帝轻信人言,昏昏糊糊了好些年。好在景帝后来醒悟过来,下令影卫暗中查察阎家,方才查出阎家贪吞国家大量的税钱与财富,尤其边疆的军用亏空数目较大……更甚至,连他修禅得道的背后,也藏着那人谋逆不轨的阴谋。”
冯恩叹息,“景帝闻之,震怒万分。”
林舒诧然望着冯恩,景帝晚年间不理朝政,百姓虽憾却也还只记着景帝的好。
但无人知晓景帝后来也曾醒悟过?
冯恩缓缓又道:“只可惜景帝年近暮年,身体大不如前,朝野早已无形之中在那些年间把持在了阎家的手上。”
“阎阁老为竖立清流形象,培植出了杨愈卿一干走狗。”冯恩冷然一笑,“有了相府的奸诈,才显清流正直——谁又知道,明里暗里,竟都是阎家的人?”
林舒沉默了半晌。
她低语道:“阎家势必知道了景帝暗中查他的消息。因此,阎家才会大逆不道,铤而走险,谋害了景帝?”
冯恩面上笑意淡去,他点了点头,“阎老此人城府颇深,他将朝野与百姓玩弄于鼓掌之间,为的只是一个‘流芳百世’的美誉。甚至妄图与景帝媲美。”
冯恩的神情逐渐冷凝,“景帝发现他的狼子野心之后,他便起了杀心。为掩盖自己的罪孽,他颠倒黑白,诬蔑影卫有意图谋反行刺景帝之嫌,那一夜,血洗了大崇寺……”
林舒听得手足冰凉。
冯恩看向她,又看向沈华亭,一声叹息:“实则是六家影卫合力拼死保卫景帝,被当成逆贼处死。事后,为稳民心,阎家宣告景帝乃是年迈体衰而崩于大崇寺。如此,阎家人既瞒了真正的朝野清流等人,又掩盖了其弑君的罪行。”
林舒面色凄然,“那六家妇孺,及我祖父……”
冯恩将酒囊的木塞扣紧,望着林舒的面容又带回了笑意,“林三姑娘起先问过咱家,为何咱家对你客客气气。”
冯恩笑笑说,“清流一派,你林家算得上名正言顺。”他往下道,“你的祖父起初亦是被阎家蒙蔽的一个,事后方才发现真正要谋害景帝的人是他的恩师,林大人悔之晚矣。”
“阎老欲将六家影卫一网打尽,不留后患。以名义诓骗其六家人前往大崇寺。”
冯恩将酒囊重新挂回腰间,“林大人得知消息,便有意要阻止这场屠杀。然而大崇寺严密戒严,根本无法将消息送出。”冯恩顿了一下,“许是天意巧合,沈家那对父女进山采药,沈父不当心滚下山坡,目睹了当晚血洗大崇寺的真相。”
“林大人撞上躲藏于寺中的沈父,便将他悄然从后山放走。并托付沈父,前去路上通风报信。”
林舒又是一番沉默。
冯恩徐徐又往下道:“后来,沈家父女遵守林大人的嘱托,连夜赶赴将六家人的车马拦下。”冯恩摇了摇头,“只是,六家夫人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知晓六家祸事将近,避无可避,绝无可能逃得出上京。”
“但六家夫人,还是共同做下了一个决定——”冯恩喟叹了一声,“她们选出每家最小的孩子,托付给沈家父女。”
林舒的双眸已逐渐湿润。
“因言家的小六,小七是一对双生子。便多出了一个孩子。”冯恩说道这儿,嗓子也黯然沙哑了几分,“几个孩子最大的是宗元,其余都才几岁,相貌还未长开,逃出去尚且还有一线生机。大的便不行了。他们选择与各自的母亲留下来,为弟弟妹妹们拖延逃走的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春衫乱:只为奸臣解风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春衫乱:只为奸臣解风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