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官府掏钱,免费教大汉的百姓们学文断字,随便多少年的大计,教育都是根本,成都是试点,全大汉行不通,老百姓养活是前提。
只有让百姓多识字,多懂道理,才能不被豪门士族所骗,打破皇权这种事,现在根本没必须去想,百姓们认识字的人都少,说这些纯粹是扯蛋。
蔡邕很感激,这是流芳千古的好事,美名将永远载于史册,后后辈辈永远都会记得他蔡邕,功能无量,死后肯定能位列仙班。
刘昊说让蔡邕当院长,蔡邕的脑子是天才级别的,他不傻,哪能和主公抢功劳,他要刘昊当院长,自己当副的就行。
聊起学院的规划,刘昊说按学生的知识段来划分,初级,中级,高级,这样不分年龄大小,文盲只进初级班,达到要求才能升入中级班,想直接入中级,高级?也行,经过先生们的考核就行。
说到先生,刘昊开始头疼,除了蔡邕,一个人都没,要不让那些文官去凑凑数?但不行呀,自己会跟会教别人是二码事。
这时蔡邕胸脯一拍,主公放心,我立刻修书,将认识的全请来,保证先生人手足够。
刘昊聊到郑玄,故意问蔡邕是什么情况。
郑玄,他心里非常清楚,大儒中的大儒,名士中的名士,不光是才,骨头更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舍生取义,正气长存!
也正是因为郑玄的名头过大,让人无法触及的感觉,刘昊不敢去想,蔡邕是因为自己救过他,不然也不知道怎么搭话,这帮大儒都是牛逼人物。
蔡邕介绍起他与郑玄,亦师亦友,郑玄在做对经文进行注释的工作,蔡邕有时间都会送点自己的见解过去。
在蔡邕的心里,视郑玄为兄长,蔡邕当郑家是自己家,郑家也是蔡璇除自家外唯一允许住的地方。
喜欢东汉问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东汉问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