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平日里最爱争抢军功的侯君集也缄默不语,想必原因便在此处。
“秦二哥,切莫动怒,说些气话于事无补。您瞧陛下虽面露愠色,但实则并未动真怒。”程咬金脸上透着一股神秘劲儿,似乎已洞悉李二心中所想。
“陛下此举意欲何为?”秦琼满心疑惑,蛮族竟敢举兵南侵,显然是对我大唐心存蔑视。身为一国之君,岂能不气愤?理应统率大军北伐才对啊!
“蛮族此番南下,矛头直指雍奴,而那弹丸之地仅有区区几百户百姓,他们究竟能抢掠到何物呢?再者说了,房俊恰巧驻守此地,陛下定是想要借此机会一窥其能耐。”程咬金分析得头头是道。
“可皇后陛下也在啊!”秦琼最为无语的就是这个,李二有心试探房二,可长孙皇后还在那地方的。
“这一点你就更加不用担心了,皇后陛下身边有近三千禁军,这些人不会出动任何一人,守住皇后陛下还是足够的。”
“事情恐怕不会如此单纯,千万莫要遗忘房二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啊!”秦琼心头满是忧虑之情,他深知房俊此人狡黠无比、阴险狡诈,即便面对毫无破绽可言的鸡蛋,亦能够从中找出缝隙并狠咬几口。
程咬金无奈地叹息一声,感慨道:“圣上有时实在过于工于心计了。此番举动说不定真会引发巨大变故,甚至可能直接致使北方陷入混乱局面。”
正如秦琼所言,房俊向来善于权谋诡计且心机深沉。届时,那些禁卫军能否坚定地坚守自己的岗位着实难以预料。
毕竟房俊口若悬河、能言善辩,就连圣上都曾被其花言巧语所蒙蔽,现今圣上岂不是时常遭受责罚?
当初李渊之所以对圣上拳脚相加,不正因为房俊巧用言辞蛊惑人心,使得李渊坚信“老子教训儿子无需任何理由”吗?
而那些禁卫军或许真的会被房俊的三寸不烂之舌所迷惑,毕竟房俊得以飞黄腾达全凭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不过那可是李君羡啊,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受其蛊惑吧!”连程咬金此刻都变得有些不自信起来。虽然李君羡性格较为固执刻板,但也要看面对的是何人。
“这可是绝佳的契机啊!倘若房二企图闹事,咱们正好趁此机会推波助澜一把。”秦二哥满怀着期待说道。
然而,程咬金却提出了质疑:“秦二哥,您是否过于乐观了呢?房二固然实力超群,贵为一名威猛无比的武王,但切莫忘记,咱们爱字营仅有区区七百余人而已呀。”
七百多人与三万大军相较量,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哪怕房俊个人再怎么勇猛善战,想要以一己之力对抗上万敌军也是痴人说梦。
所谓的“万人敌”并非真正意义上能够孤身迎战一万敌人。
这时,秦琼冷静的开口道:“可别忘了,咱们这边还有将近一百号兄弟呢!而且齐王李佑虽说可能会卡着人数,但他绝对不敢一点儿兵卒都不分派给我们。”
“难不成还指望能以一挡十不成?”程咬金心里清楚得很,李佑所能提供的精锐士卒数量绝对超不过三千,而且其中恐怕大多都是些年老体弱之人。
想要做到以一敌十并且取得胜利,实在是太难了,即便是秦琼这样的猛将也难以办到。
“你莫要忘了,咱们手中可是握有制胜法宝的!这次虽无法全力施展,但优势依然显着。”说话间,秦琼回头看向身后那一长串的马车,显然他并不是毫无准备地前去赴战。
“秦二哥果然深谋远虑,这是准备打造三千铁骑?”
此时此刻,所谓的"骑兵"实际上难以被称作真正意义上的"铁骑"。原因在于,马蹄铁尚未问世,同时,能够身披铁甲、实力超群的骑兵也是凤毛麟角。
此时期的骑兵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他们无法进行长时间或远距离的持续奔袭;马掌完全无法承受这样高强度、长距离的战斗需求。
然而,就在这时,大唐的铁骑却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由于配备了马蹄铁,马匹脚掌的损耗大大降低,使得长距离、长时间的奔袭成为可能。
这种马蹄铁仿佛给战马穿上了靴子一般,不仅有效减少了马匹皮肤的磨损,还缓解了它们的疲劳感。
"三千铁骑?我可不敢奢望,但一千还是没问题的,这可是陛下特别批准的呢!"
"陛下……"听到这里,程咬金不禁露出惊愕之色,显然他未曾料到李二已然洞悉了李佑内心所思所想。
此次派遣秦琼携带马蹄铁出征,绝非仅仅为了应付一场小小的战役那么简单,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更大的图谋。
说不定,这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以少胜多,在草原之上立下赫赫威名。
吐蕃近来骚动不断,高句丽也对李唐心怀不满,局势愈发紧张。
值此之际,李唐急需一场惊世骇俗、以寡敌众的大捷来稳固江山。一旦取得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周围的番邦必会心有余悸,不敢轻易挑衅李唐威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唐做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大唐做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