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将士得知王旭抵达南中前线,瞬时犹如吃下定心丸,他们再也不顾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再也不缩手缩脚,纵然王旭什么都没说,但他们都知道他想说什么——战斗打响的时候,干就完了。
负责统兵的徐晃、张辽、赵云和韩猛各自进击,真是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仅用一个多月就把叛军打得东逃西窜,迫使叛军残部退守建宁郡的俞元县,但这并不意味着最终胜利,因为谍影部众传来情报说各处蛮族聚落仍在调遣勇士,意图救出困守孤城的蛮王。
若蛮王被救出,再度逃到更南方,回到自己的聚落,局势便又会陷入早期那种进退两难的情况。
南中地区越是往南,地形地势越加险峻,且南蛮族人越多,闽濮部和鸠僚部等大部族实力强劲,而荆益大军的战线则越拉越长,沿途还会遇到很多小聚落袭扰,彷如深陷泥沼的猛兽,根本使不出力气。
郭嘉放弃南中全境,付出很大代价才把叛军主力引出来击溃,并困住蛮王和汉人叛军的领头者,哪会容忍蛮王逃脱,当得知蛮王困守俞元县城的时候,他立刻下达死命令,要求前线将士必须阻止蛮王突围,且自己也急速率领后部兵马驰援。
公元二零零年正月初六,王旭随同援军抵达俞元城外的大营。
早在中军大帐等候许久的将领看到他走进营帐,瞬时激动地起身行礼。
“主公!”
“主公!”
王旭大步走向上首帅位,边走边挥手。
“不用多礼!坐!都坐!”
待走到帅位落座,王旭环视片刻,含笑询问:“战事如何?”
位于左侧首位的赵云立时抱拳回应:“蛮王尚在城内,不曾有一兵一卒离开,只待主公令下,我等便可发起攻势平定叛乱。”
“未必!”
王旭笑着摇摇头。
“蛮族人悍勇而未开化,若不能服其心,即便杀掉蛮王也未必能平息叛乱,他们多半会选出新的蛮王。”
“主公所言甚是。”
郭嘉急声接话。
“属下以为,若用武力慑服蛮族,必然耗时久远,若不把他们打得无力再战,绝不会妥协,彷如江东征伐百越族人那般,历时已有年余却仍旧深陷其中,恐怕两三年内都是极大拖累。
江东那边采取武力慑服是不得不为,一是百越各族向来仇恨江东的门阀,嫉恨大汉强盛时江东士族对他们的压迫,二是孙坚本人对待外族的态度非常强势,因而选择以武力镇压。
主公则大为不同,南中蛮族与我们荆州文武没有仇恨,此前在南中称王称霸的豪门大族和地方官员更是将军府要铲除的隐患。
按主公的说法,这些人就是土皇帝,不但利用大汉声威来谋夺私利,而且长期挑起事端,我们与蛮族人有相同的敌视目标,自然就有缓和关系的余地。
再者,主公向来仁义宽厚,认可各族百姓与华夏众多先祖的血脉关系,愿意接纳和教化他们,政令法规合情合理,甚至被荆南五溪蛮族尊为圣主,从而使得我们有慑服南蛮的条件。
最后,此次南蛮叛乱的原因是部分益州大族的挑拨,他们不满将军府禁止他们训练私兵,不满主公禁止他们大量侵占土地,总之就是不满将军府的各种政令,因而渴望撵走主公。
早前我们平定西川时,他们借机响应,尽数脱离刘璋的掌控,实则是谋取私利,意图彻底瓜分南中各郡,彷如先秦时期的赵佗,借助崇山峻岭建立新的国度。
我们尽取西川之后,他们打起卫将军府的旗号收买和控制地方官员,变本加厉地压迫蛮族,壮大自身实力,同时又挑拨说此举是主公的意思,指责主公残暴。
意思是主公不但逼他们做违心的事,还恶意压迫蛮族,当然,其中恐怕也有其它势力的人在推波助澜,以至于南中蛮族最终跟他们一同起兵叛乱,彻底成为他们手里的棋子。
事实上,我们卫将军府平定西川之后,由于主公的身体原因,根本没有涉足南中的事务,南中各郡仅是名义上归属我们,实则没有派遣任何人去管理,处于放任状态。
属下认为蛮族人是出于误会而兴兵叛乱,只要我们展现出足够的实力,慑之以威,安之以德,便能尽快稳定南中,甚至令南蛮族人与五溪蛮族一样成为荆益二州不可分割的部分。”
“奉孝此言甚是!”
王旭含笑夸赞。
“南蛮是强大的族群,也是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彼此的血脉早有交融,可谓同根同源,具体事务方面,我不跟诸位讲因果之类的道理,但杀尽杀绝是不可取的,也难以成功,如今的事实就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或许他们由于生存环境的原始而很愚昧,但我们这些执掌权柄的人理当包容他们,理当引导和鼓励他们,能拉起来就要拉起来,毕竟他们也是大汉子民,也是华夏的儿女,这些是我们的本分,身在其位就当谋其政。”
众将彼此互望片刻,突地齐声应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