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跟着王旭来到中军大帐落座不久,随军文臣就相继赶到,帐内很快安静下来,叽叽喳喳的赵雨也默不作声地坐到徐淑身旁。
王旭环顾四周,确定人已经到齐,便起身走向悬挂在帐壁的汉中地图,指着南郑附近笑说:“这里就是汉中郡府南郑,张鲁已经把所有汉中兵马集结在这里,还有他五斗米道的忠实信徒,我不知道你们明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我就简单讲一讲。
张鲁麾下的兵马约有四万,精锐大约在两万左右,这是他的主要力量,而不可忽视的还有南郑城里的数万狂热信徒,这些信徒虽然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战力不强,但他们盲从张鲁,只要穿上铠甲、拿起兵器就是一股不俗的力量。
你们之中有很多人没参加过讨伐黄巾,或许没见过狂热信徒是什么样……他们是不讲道理的,而且他们会认为保卫张鲁是神圣的,觉得自己为张鲁奉献生命就能得道成仙,因而我们在攻城期间必然遭到顽强抵抗。
这种情况与我们往常面对的战场全然不同,你们务必叮嘱将士们不能手软,不然倒下的就一定是自己,接下来的战斗中,凡是参战的信徒,只要他没有缴械,不管男女老弱,格杀勿论,切记要小心对方跟你同归于尽。”
“主公!邪教害人不浅,待攻破南郑,末将定要将教义典籍烧得一干二净!”
向来不信鬼神的高顺忍不住出声喝骂,他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再加品行高洁,因而对普通百姓尤为怜悯,自然也就记恨张鲁。
“诶!不要着急,待我把话说完!”
王旭轻轻摆手。
“我很不希望你们烧毁教义典籍,事实上张鲁传承的教派本身不是邪教,它有劝民向善的作用,其中有很多道家人总结出来的规律和道理,跟当年的黄巾道不同,张鲁的过失在于他利用了百姓的淳朴善良,利用教义来控制百姓为其私心效命。
他的祖辈修道本是为了得道成仙,这类精神上的信仰只要是正面的、积极的,便应该尊重百姓的信仰自由,不是人人都跟你们一样能力出众或学识渊博,也不是人人都跟你们一样幸运,有些百姓活得很辛苦,他们需要精神层面的寄托。
你我作为掌权者,作为维护秩序的人,不能根据个人观点去胡乱摧毁,因为我们是带领百姓一起探索前路,我们的认知未必就是绝对正确,因而我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但要尊重,而我们不该接受的是张鲁利用教义来哄骗百姓帮他谋取世俗权欲。
我们目前没有能力分辨教义的对和错,也没有精力修道,但我们能分辨张鲁这个人是在干什么,如今我们是要夺取汉中,不是要消灭这个教派,道教是大汉文化的一部分,传承已久,不能说毁就毁,我跟你们说这么多,就是希望你们在城破时不要胡来,典籍是必须要保留的,你们可以不认同,但绝对不能毁。”
王旭自嘲地笑笑。
“实不相瞒,我自身就是师出道门,教我武艺的师父便是道家的得道高人,我也算半个道家子,因而恳请诸位不要因为愤恨张鲁而把道门的珍贵典籍烧绝,我们的目的是消灭张鲁势力,争取尽快统一益州,而绝非摧毁道门。
我希望大家时刻铭记,我们征战四方是为天下太平,而文化中的东西,不管我们自己喜不喜欢,信或者不信,都要保留,诸公要把眼光放长远,站在应有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一个决定很可能造成文化缺失,绝不能让后人看到古籍里的道观两个字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文臣显然更能理解这番话,个个面露钦佩,武将们虽然不是很明白,但还是异口同声地回应。
“末将恭听主公教诲!”
“行!诸位记住就好,我就是害怕你们把这支道门给断了,因而多啰嗦几句!”
王旭略微停顿,迅速把话题转回当前战事。
“因为南郑的百姓中有很多张鲁的忠实信徒,我们攻打起来会很艰难,所以暂时不要急于强攻,而是要铺平前进的路。”
“这……”
帐内文武多数都面露不解,仅有少数人若有所悟。
王旭环顾一周,伸手指着地图接话。
“张鲁想把所有信徒集中到南郑是不可能的,很多人也不会离开家园,因此,已经被我们攻占的地区肯定有张鲁的忠实信徒,倘若其中威望较高的人号召起信徒不断骚扰我们,亦或者侵袭我们的补给通道,势必带来很大威胁。
最可怕的是百姓容易盲从,一地起,处处皆起,他们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百十成群,日夜侵扰,必定令我荆州大军深陷泥潭,后患无穷,所以我们必须先剪除张鲁的羽翼,安抚好百姓。”
“主公的意思可是要先稳定汉中各县?”沮授皱眉询问。
“不错!”
王旭重重点头。
“大半个月内,我们不发起攻城,集中精力确保各县的稳定,调遣兵马监督和安抚百姓,宣扬荆州的优越政令,博取百姓支持,诸位是否明白我的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