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襄阳堪称大汉最繁华的城市,它在烽火连天的乱世里彷如幸运儿般躲过所有灾难。
黄巾起义的时候,黄巾主力集中在南阳,襄阳没受太大波及,此后荆州虽然偶有叛乱发生,但始终不曾危及襄阳,待到刘表执掌荆北时,更是苦心经营这里,而后王旭兵不血刃地夺取襄阳,又倾力建设打造,如今其繁荣富庶已直追黄巾之乱前的洛阳,全然是盛世景象。
来访的孙家使臣无不被这里的繁荣震撼,原本他们以为孙家苦心经营的吴郡郡府吴县少经战火,算是乱世乐土,怎料跟襄阳比起来却拍马难及,而且连孙家如今的治所秣陵也无法相提并论。
孙策被沮授迎进驿馆安顿下来后,立刻就想出去转转,而沮授深知江东使臣的重要性,也是乐得相陪,一行人谈笑着刚走出驿馆的大门,便撞见匆匆赶来的王旭。
“小将孙策,拜见将军。”
如今两方势力的本质仍是大汉诸侯,孙策因而以官名相称。
“诶!当年在长沙与你会面时不就已有约定,你我亲如兄弟,何须如此见外,我痴长几岁,伯符唤声兄长便好!”
“那小弟就见过兄长,小弟在襄阳人生地不熟,今后可全倚仗兄长关照。”
历经岁月和战场磨砺的孙策明显比当年成熟,不再有遮遮掩掩的青涩和稚嫩,耿直幽默的本性倒是显露无疑。
王旭早知历史上的孙策就是风趣善言,并没有觉得太意外。
“贤弟远道而来,为兄岂能不尽地主之谊……看你们的样子仿似要出门,不知准备去哪里?”
孙策回身看看随行使臣,突地抿嘴笑说:“这件事要怪兄长。”
“怪我?”王旭疑惑。
“当然!”
孙策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兄长把襄阳治理得如此繁荣富庶,导致我们刚进城就被勾起游览的心思,甚至把赶路的劳顿都忘却,不怪兄长怪谁?”
王旭哑然失笑。
“你怎么学得油嘴滑舌?”
“谁让我有个不拘小节,且幽默风趣的兄长,小弟向来以兄长为榜样。”
“你这话哪里承受得起,当年首次见面,你可是打定主意要与我争个高低。”
王旭说完话的瞬间就心生悔意,意识到自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果不其然,孙策几乎是立刻双眼放光,俊脸甚至泛起轻微的潮红,显然是不经意间引动了体内气力。
“兄长若是不说,我都险些忘了,当年小弟欲向兄长请教,兄长说我尚且年幼,不宜交战,如今我的武艺已经大幅精进,兄长何不履行承诺?”
“这……”
王旭迟疑着不知怎么回答,倒不是他害怕与孙策切磋,天分和努力早已令他的武艺非同凡响,再加有双修功法相助,如今就算典韦都无法稳胜他,他只是觉得跟孙策切磋是吃力不讨好,打赢没意义,打输还丢人,但话已经出口,作为荆州之主不能轻易悔诺,不然十有八九会被记录到史书成为人物趣事。
“这……切磋武艺当然好,不过伯符远来劳顿,今日不如先逛逛襄阳,改日再找合适的机会。”
孙策这个好战分子对于比武的兴趣明显超过游玩,只是碍于众人都堵在这里,他不好为个人兴趣而更改行程,因此显得有些沮丧。
“也罢!全依兄长安排!”
“行!那我们就一起先到市集逛逛!”
襄阳的繁华很快引走孙策的注意力,王旭也亲自为他们介绍,刻意展现治地的富饶。
一路上。
江东众臣感叹连连,无不是交口称赞,而最让他们震撼的则是百姓的态度。
庞大的随从队伍令百姓纷纷驻足观望,当有个别人认出领头的是荆州之主,竟然大声呼喊“荆州之主万寿无疆”,并导致不认识王旭的人也跟着喊,哪怕根本分辨不出谁是谁,总之就是一个劲的往人群里喊,尽显民心所向。
沮授害怕发生推搡踩踏,慌忙派人去找南郡太守王獒,请他调遣兵马来维持秩序。
傍晚时分。
心情大好的王旭邀请江东众臣前往将军府用膳,也把荆州的文臣武将唤来作陪,美姬伴舞,丝竹为衬,席间的气氛倒是颇为热烈。
酒至正酣。
脸色已泛潮红的孙策突然起身示意。
“诸公!诸公!且先听鄙人一言!”
他的声音异常洪亮,迅速令厅内的众人安静下来。
王旭挥手示意舞姬们退下,含笑点头。
“伯符但说无妨。”
“兄长!实不相瞒,此次家父命我前来,实是有要事交托!”
“噢?”
王旭无意识地端起酒樽,脑子里快速思考各种可能性,脸上却保持着笑容。
“文台有何嘱咐?”
“家父有一女,乃是我妹,为我二娘所生,仅比我弟孙权略小数月,如今虚岁十三,但尚未定下亲事,眼看她即将成年,家父有意将我妹嫁给兄长这等英雄为侧室,今后两家亲上加亲、肝胆相照、共图大事,不知兄长是否愿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