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只武器装备落后的部队,抵挡了他们的进攻,不得已,日军只能分兵向旁边的国军彭松龄十六师驻扎的顿悟寺进攻。
结果那边的作战士气一点也不比这边差,仅仅一个晚上,就发起了十次反击,对日军第九师团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数次请求火线补兵,火力支援后方才攻陷顿悟寺,并开始包抄第八师的侧翼。
第八师可不管你包抄不包抄,来了就得挨打,继续顽强阻击,牵制日军第九师团,一直坚持到十月十号,才从前线撤退。
全师从战前八千多人,减员至七百人,伤亡率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九十一。
在蕰藻浜至走马塘一线的战斗,国军平均每天伤亡五千人。
由于蕰藻浜一线战斗吃紧,在昆山整补了没几天的第一军,再次被拉到了战场上,这一次,队伍里很多都还是新兵,这些新兵很多都是拉到战场上的壮丁,到了战场上,短兵相接,不上也得上,壮丁还要命。
一个士兵到了淞沪,他的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这一点都不夸张。
十月。
天气开始转凉。
淞沪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熔炉一样,吞噬着进入淞沪将士的生命。
国军情况尚且如此,日军同样也不好受。
最先一批投入作战的两个师团是日军第九师团和日军第一零一师团,进攻蕰藻浜的是日军第九师团,根据第九师团金泽步兵第七联队的记载,在历经四十日的进攻中,有九成中小队长死伤。
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这支两千五百名日军士兵的步兵联队,死亡四百五十名,负伤九百人,士兵的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三,这样的战损比,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在日军战报中几乎闻所未闻。
蕰藻浜河幅不宽,天然屏障作用不大,中国军队遭受着日军坦克、飞机、重炮,甚至还有舰炮的轰击下,又能坚守多久呢。
在几日的阻击中,中日双方的尸体在蕰藻浜阵地沿岸层层累积,到了后面,甚至不得不用尸体作为掩体,继续苦战。
从九月底到十月初,中日双方在蕰藻浜长不过五十公里的土地上,一村一庄的反复争夺,有的村子一天能易手五次,即便是日军最强悍的联队,占领一个阵地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五个小时。
圣战,对日本鬼子而言,相当重要,岛国物资匮乏,想要寻找出路,他们需要对外扩张,打赢圣战,占领中国,将中国人取而代之,是日本鬼子的想法。
日军战地记者拍摄了大量的圣战的照片,在日本国内的《中国事变画报》上刊登,报纸上的日军士兵军容齐整,斗志昂扬,好像个个势不可挡。
然而事实是,淞沪会战中,日军第九师团,第一零一师团,在蕰藻浜遭到了国军凶猛的抵抗,自身伤亡惨重,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及以下的干部,大部分都战死或负伤,兵力减为原有的一半,整个日军的联队气势萎靡不振,早就没有了出国作战,参与圣战时候的斗志昂扬。
加上最近的大雨,飞机连续三四天不能进行空袭,炮兵因为弹药泡在水中,想开炮也不行。
甚至一些从日本国内走出来的新兵,真切的感受到战场的残酷,不堪精神压力,用刺刀了解了自己的性命。
蕰藻浜一战,一零一师团加纳联队被基本歼灭,整个一零一师团也被打残,减员三分之二。
一零一师团更像是一个炮灰师团,它的作用就是为了第九,第十三师团消耗国军兵力,在蕰藻浜战役结束后,日军第十三师团方才登上战场。
十月初。
夏远带领着剩余的兵力,沿着罗店一路南下,途径刘行,参与了刘行作战,与日军第九师团展开激烈交战,新编连兵源消耗,补充,消耗,补充,身边的人走走停停。
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作战,夏远自身的技能不断提升。
投掷技能的经验快到满级,伪装、夜视、鹰眼都有巨大提升。
每一场战斗,夏远竭力发挥自身技能,尽自己最大程度消灭日军。于是乎,每一场有他参与的战斗,日军伤亡巨大,几天时间,战神的名号在淞沪会战惊天动地。
所有参战的国军部队,都晓得,有这个男人参与的战斗,日军想要打进来,非常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和代价。
新编连被打残,调到后方歇息,夏远是个不安分的主,把新编连交给了地方的部队,带着二愣子就离开驻地。
蕰藻浜。
十月初,日军第一零一师团对蕰藻浜发动了大规模的袭击。
连续数日的进攻,仅仅向前推进了几公里。
夏远带着二愣子,扛着一杆枪,跟随着成群的溃兵,从杨行向蕰藻浜方向撤退,日本鬼子是从东边打过来,打杨行和蕰藻浜,不少兵都往南边跑,南边还有抵抗的部队。
南边就是蕰藻浜。
也有刚刚从火车站出来的湘军,沿着公路,排成弯弯曲曲的长龙,向蕰藻浜支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诸天从长津湖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诸天从长津湖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