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也只想请何雨柱帮着做一两道菜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何雨柱如果还不愿意,那可就未免太过不近人情了一些。
总算达成所愿的阎埠贵,眼见何雨柱家这房门想要安好,怕是还得要大半个小时的额时间,便推说自己还有事做,转身离开了这边。
而何雨柱则去屋里取了把斧头出来,噼里啪啦一顿砍,把才换下来的那扇旧门,直接给弄成了厚厚的一摞柴火。
等许大茂后来听说了这件事,着实给他气得够呛。
如果早知道你要把门换下来当柴火烧,自己前两天累死累活的给你修门,还倒贴了好几块钱进去,又是为了什么?
许大茂觉着自己好像才是那个傻子。
他的这种坏心情一直持续到礼拜一,直等他在广播站总算见到了请假回来的于海棠,才算是稍稍变好了一些。
但紧接着又被李副厂长喊去办公室,劈头盖脸的给了他一顿骂以后,却让许大茂才刚刚变好的心情重又回到了原点。
甚至,还变得更加恶劣了许多。
因为李副厂长给他看了一封举报信。
信里所写,当然都只是些捕风捉影的内容,与厂里最近流传的那些个流言蜚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可当只在人们口耳之间相传的流言,变成了载于纸面上的文字,并被冠以举报信三个字的名头,送到了李副厂长的手中以后,这件事情的意义,就已经不一样了。
更何况,在这封举报信的最后,那位未署名的举报人还痛心疾首的写了句,如许大茂这样的害群之马,根本就不能给他任何提干的机会,以免败坏了厂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望厂领导定要严查严惩云云。
很显然,这封匿名举报信的作者,要不就是和许大茂有着宿怨,要么就是并不想看到许大茂能够有机会染指宣传科科长的职务,所以才给厂领导写了这么一封举报信出来。
“会是哪个狗儿子做的?”
看着李副厂长递给自己的举报信,许大茂气得牙根直痒。
给领导写这么些东西,虽说没法真要了自己的命,可这种像吞了苍蝇一样的恶心感,也着实是不好受的很啊!
针对许大茂的那封匿名举报信当然不会是何雨柱的手笔,他还没有那么无聊。
如今的何雨柱可是忙碌的很。
除去厨房的本职工作以外,他不仅得想着法儿的让马华这个榆木脑袋开窍,教导他学会那本厨艺入门笔记里所记下的东西,还得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在研读何大清留下的那些谭家菜手稿笔记当中。
好在厨房的活计并不算重,又有杨师傅等人帮忙,而马华在之前挨了何雨柱的一番训诫以后,对学习也开始上了心。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马华每天早上交给何雨柱的那篇总结,慢慢变得言之有物了起来,有了逻辑条理。
尽管他的有些理解瞧着还略微有些稚嫩,但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就算何雨柱,也是从懵懂的学生时代一步步走过来的。
马华既然有了这样一个态度,那么,就算他的底子依旧浅薄,但只要肯保持住这股勤奋进学的势头,总能有学成的那一天。
马华让何雨柱稍稍放了心,何雨柱也就能把更多的心力转到自己的学习上头。
起先的时候,何雨柱翻看何大清留下的那些手稿笔记,除去是因为心中好奇,想要看看所谓的谭家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外,更多的,还是因为系统任务的缘故。
但当何雨柱沉下心来,开始仔细钻研这些文稿的时候,何雨柱这才发现,于荤素五味之间,竟还隐藏了这样许多的乐趣。
尤其谭家菜作为官家菜系,比起寻常百姓人家的菜谱,不知道要精细了多少倍。
诸如吊汤的技巧,干货的发制,盐糖的配比,火候的把控。
各种各样的要点,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更因为京城当年乃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文武百官俱都来自天南海北,口味各不相同。
是以,谭家菜糅合了不少菜系的特点,真正做到了南北均宜,任凭口味再挑剔的老饕,也很难在菜品里挑出什么错处来。
至于说正宗与否。
千样人本就有千样味,更何况谭家菜只立下招牌那天起,走得就是自成一派的路子。
让他家的菜品非得做得和各家菜系的传统老味一样,属实就有些耍流氓了。
况且,饮食的好坏,从来都只在“好吃”这两个字上。
何雨柱作为一个有着正经师承的川菜厨师,就看到了谭家菜里,有许多川菜老厨师所惯用的技巧,但却又有更多对于川菜烹饪技法的改良与创新。
又因为何大清当年在未去谭家菜的厨房里帮工以前,先学的是鲁菜的手艺。
一脉传承下来,对鲁菜也算颇有了解的何雨柱,自然也能从某几道菜品中,隐隐约约瞧见几分鲁菜的影子。
而这每一次全新的发现和感悟,都能让何雨柱的厨艺在他自身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获得突飞猛进般的进步。
如果换算成系统所给的厨师经验,怎么着,也能有个七八十点了。
沉醉于这种深藏于饮食烟火中的独有魅力,何雨柱在这一个礼拜里,竟都没有了闲心思加入到王姐她们的谈话中,去理会厂里的各种杂乱琐事。
……
喜欢四合院:我,傻柱成就厨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我,傻柱成就厨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