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可事后率领大军平叛,也不愿用莫须有之名,杀害弟弟!”
章邯说道:“太子仁慈!咸阳才是天下中心,而燕国太过偏僻,远离咸阳城,远离君王。若是有奸臣,向君王劝谏,说着太子的坏话,太子可能出现意外。”
扶苏却是沉默了,说道:“稍后,我会给父王书信!”
章邯告辞离去。
扶苏深吸一口气,似乎想到什么。
有一丝丝不安。
章邯是小人,品德上有问题,可还是要留下。
……
咸阳城,秦王政正在批阅着奏折,奏折很多很多。
虽然多,可还是有条不紊,还是秩序井然。
奏折一个接着一个批阅着。
忽然看到一个奏折,这是太子扶苏的奏折。
在奏折当中,扶苏介绍了燕国的移民情况,介绍燕国的治理情况,还说想念父亲,想要归来,请求父亲批准。
“疏不间亲,卑不谋尊!只可惜扶苏还是有不安之心!”
秦王政微微叹息。
“不相信兄弟,而是相信外人,这是何等的愚蠢!”
合上书信,秦王政行走莫名的悲哀。
感觉扶苏一点也不可爱了,没有少年的时刻可爱。
少年的时刻,扶苏是一个心地善良,做事情毛躁,可心中有理想,有着民众,可长大了私心却是在增加。
担心臣子向他说着谗言,太子之位不稳定。
想着这些,秦王政开始写起书信。
很多时刻,儿子不懂事,开始急躁。
“自古欲为大事,静而无躁,安强有调。道、术、法、形、势、权,帝王六要。春秋战国之家,皆售于诸侯,王者之术也。其性则法、儒、兵、墨、道、商、阴阳、杂家、农家、等是也,皆有政行之道。而理其宜者,法、墨、儒三家。”
“帝王之学,短则为平衡均势,长则为社稷久远!”
接着,又是讲述起早年当秦王的经历。
先罚后赏,民众敬畏;先赏后罚,民众怨恨。
这是最为浅显的帝王术,只可惜当时仅仅是十三岁的他也不懂,做事情也没有做好。
所幸的是,不懂也不要紧,问题也不大。
秦法的苛刻,给了民众敬畏之感。
很多民众即便是怨恨社会,仇恨社会,他们敢于报复社会吗?
不敢,只能是忍受着!
同样,臣子和民众受到君王的责罚后,即便是怨恨不已,可也不敢表露,反而要做出恭顺的样子,做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样子,不敢将自身丝毫的怨恨外泄出去。
很多臣皆是说,太子为社稷之祭器,不可轻动。
太子若是长期远离都城,会造成社稷不稳,天下不稳。
可秦王政却以为,太子需要历练。
太子生在王宫,长在妇人之手,可能会很多的典籍,可就是不知民间疾苦;可能知道儒家的仁,却是不知仁政爱民;可能知道很多的权术,可唯独不知底层民众的生活。这样的太子,成为君王后,是极度危险的。
可能社稷不稳,江山崩塌。
作为太子,在年幼的时刻,应该在民间多走动一下,多体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多增加一些社会认识,了解一些五谷的价格,民众吃什么,底层民众过着什么样的日子。这样的君王,才是合格的君王。
君王与太子应该分工,君王坐镇中央,威慑群臣;太子巡游地方,威慑地方豪强;
或是太子坐镇中央,君王巡游四方,威慑豪强。
若是太子长期生长在宫中,不知底层民众的生活,缺乏对军队的有效掌控,每天看一些奏折,这些奏折只是臣子想要让君王看到的奏折,长期下去,绝对是地方混乱,朝堂混乱。
地方官吏贪污,豪强兼并土地,底层民众水深火热,可君王却不知,以为国家在盛世当中,如此国必亡。
想要成为合格的君王,要做到几点。
第一,要掌控兵权,有兵就有权,若是君王打仗取胜,更是有威严。
楚国言,君王三年不出兵,死不从礼。
意思是说,楚国的君王连续三年都没有打过一场漂亮的战争,死了之后尸体就不能进入宗庙,也就是说不能得到祖先的尊敬和祭祀。
同样很多问题,皆是可以用战争解决。
臣子们轻视君王,觉得君王无能,那就打一场胜仗。
国内豪强众多,土地兼并厉害,那就对外打一场胜利。
变法遇到瓶颈期,诸多的旧臣反对,可以用对外战争,打一场胜仗解决。
贪官众多,民众被压榨,直接对外开战,打一场胜仗可以解决。
君王在治理朝堂的时刻,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当难以搞定的时刻,群臣反对的时刻,直接强硬的推行,这是最傻最无用的手段。而是用对外开战,用着浩大的胜利,解决一切。
任何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朝堂问题,社稷难题等等,皆是可以用对外战争解决。
当然,如果没有打了胜战,反而是败战,可能王位不稳。
喜欢始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始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