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李牧出征匈奴的时刻,都要提前给予士卒赏赐,士卒才肯血战。因为赵人知道,不论是战争之前,君王和将领许诺的再好,可在战争结束后,随时有反悔的可能性。只有在战争前,提前领取赏赐,这样才不亏本!”
想着这些,就是哈哈大笑起来。
感觉前所未有的舒畅。
在大军越过黄土高原,进入草原当中,迂回攻击代郡的时刻,李信心中也是颇为忐忑,颇为不安。
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做好全军覆灭的准备。
可谁曾想,仅仅是十多天,就是攻克了代郡。
这样快速的攻克代郡,李信都有做梦的感觉。
秦人士卒每到一个城池的时刻,都是宣传着,“秦人已破邯郸,李牧投降”,这样的谣言满天飞;可在同一刻,赵人官吏也在打击着谣言,不断辟谣“邯郸还没有攻破,赵军还在抵抗着”。
可在听了正反言论后,代郡的赵人民众却是率先相信秦人的言论。
赵人内部,赵人坑赵人极为严重。
当外扩无力的时刻,只能疯狂内卷。
赵王,还有诸多的赵国官吏,不断的欺骗着民众,公信力在不断下跌。
民众被欺骗的多了,也渐渐的精明起来,听到一些语言后会下意识的反着思考。很多时刻,赵国民众宁可想象秦人的言语,也不相信赵国官吏的言语。
国无信而不立。
过去的时刻,李信也是一只半解。
可现在,却是理解深刻。
“押下去!”
李信挥挥手,士卒上前提着前太子赵嘉离去。
根本懒得理会。
区区赵国前太子而已,狗都不如的东西,根本不值得他关注。
……
打开地图,李信看着地图。
在地图上,秦军一分为二,一部分秦军南线从漳河进攻着赵国南面,一部分从太行孔道出来,进攻赵国的平阳、番吾等地。
赵国勉强支持住,可动员能力达到极限。
可在现在,最北方出现一只秦军,占据了代郡。
接下来,秦军可以南下进攻邯郸,也可以进攻李牧的大军。
在三路出击下,赵军的防御口子彻底被撕裂开来。
“不知,大王的这个锦囊是什么?”
李信想着,打开了第三个锦囊。
……
PS:战国时代有文字狱吗?答案是有的?
商鞅焚烧书籍,这就不多说了。
可七国的君王,却是默契的焚烧和毁灭杨朱家的典籍。
在战国中期,杨朱家是显学,正所谓“非杨即墨”。可后人翻阅书籍的时刻,已经找不到杨朱家的文章和典籍。
有的只是断章取义的,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
喜欢始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始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