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培养人才,很不重要。
至于公平,也是不重要。
在穿越者记忆中,有着科举。
赵政也在尝试,想要用考试代替门客制度,可在吕不韦的提醒下,才发现根本不走不通。
若是他真的实行考试制度,可能不久后会有大祸。
到了那时,大量的六国士人会在秦国上下,占据大量的官位,而老秦人却是被排挤开来,会从根本上动摇老秦人,动摇他的根基。
他能成为秦王,基本盘就是老秦人,而不是六国的士人。
赵政说道:“仲父言之有理,可门客制度必须要废除。天下归一,不只是领土归一,更是人心归一。天下只能有一个主上,只能有一个君王!”
吕不韦说道:“大王,当徐徐图之!”
赵政点头道:“仲父,当如何?”
吕不韦说道:“大王,但在秦国设立稷下学宫,在那里招揽士人,对于其秀才的人才,给予爵位和食邑,正所谓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可笼络士人。稷下学宫,就是大王招揽门客之地!”
赵政点头道:“寡人明白了,罪犯应有监狱,底层士人应有……”
监牢,是用来关押罪犯。
那稷下学宫,就是用来关押士人的囚牢。
牢狱更为两种,一种牢狱,就是用锁链捆着手脚,困在某一个地方;可还有一种牢狱,就是设置某种诱惑,用来吸引某些人。
封君们开设府邸,直接招揽门客。
可他是君王,自然不能如此。
而是建立学宫,借助学宫的名义,招揽门客。
里面的博士,夫子等,就是他的门客,也是他的顾问。
什么叫顾问?
有顾才问,不顾不问。
吕不韦说道:“第二,大王可颁布法令,限制大夫,卿,封君的门客数量。大夫的门客,不得超过五十人人;卿的门客,不得超过百人;封君的门客,不得超过五百人!”
只要爵位到了大夫层次,就可招收门客。
至于门客的数量,随意。
只要有钱,可以招收几百,乃至是上千人;若是没有钱,可招收一两个。
直接禁止招收门客,不现实。
那就折中一步,限制门客的数量。
接着,吕不韦又是说着具体的策略,赵政点着头,很是满意。
仲父,还是很厉害的。
吕不韦说道:“大王,当在咸阳建立咸阳学宫……”
赵政说道:“不不,不是在咸阳,而是在洛阳,建立洛阳学宫……咸阳的社会氛围,大秦的氛围,也不适合建立学宫。若是在咸阳修建学宫,寡人迟早有一天会拆掉学宫。还是在洛阳修建学宫吧,给底层士人发泄的舞台,也给他们一个争论的舞台。”
“若是有一天,那些学宫士人给让寡人禅让王位给仲父,你说我答应,还是不答应。”
吕不韦说道:“大王,这不适合吧!”
赵政笑道:“没有不适合的,学宫就是士人的监狱。监狱,我不想要建立在咸阳,而是建立在洛阳……只要他们不折腾的厉害,我就任由他们折腾!”
吕不韦说道:“大王……”
赵政说道:“仲父勉之!”
稍后,侍卫抬着吕不韦离去。
赵政微微皱眉,感觉一丝头疼。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昔日的时刻,荀子来到秦国,见到秦昭王说,秦国缺少儒生,若是王霸结合,那就更好了。
荀子说的很对,可却是不适合秦国的。
到了现在,他不仅要考虑武力统一天下,更是要考虑民心。
民心分为两种,一种是庶民之心,一种是士人之心。
庶民之心,就是减低赋税,减免地租,口赋,算赋,减少徭役,让底层民众减少负担,过上好日子。
士人之心,就是给予其向上爬的机会,给予其登天梯。
后世有军功制、举孝廉,科举制等,皆是给士人向上爬的机会。
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举孝廉不可能,科举走不通,只能建设洛阳学宫,
在这一点上,是抄齐国的作业。
秦人可能很会打仗,可论及耍心眼,却是不如齐国很多。
齐国是阶级固化的国家,在那里的官职世袭为主,想要当官必须姓氏为田,外来姓或是外来人才很难出头的。可开设稷下学宫后,招收很多的士人之后,齐国却是安定起来,因为毒素汇聚在这里。
阶级固化,却是有稷下学宫缓冲,齐国安稳很多
洛阳学宫,就是为了笼络读书人,为了笼络底层士人,他们汇聚在学宫当中瞎比比,也胜过在乡野当中游荡,蛊惑人心,造成地方不安定。
他也要借助稷下学宫,吸收六国的毒素,汇聚在洛阳。
洛阳学宫的毒素越多,天下的毒素越少,秦国的社稷越发的安定。
士人诽谤,议论朝政之类的,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都是忍忍他们。读书人发泄了,心情也是平静了,正所谓端起饭碗吃饭,放下饭碗骂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始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始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