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讲述王侯封国的事迹,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物记载。当为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晋世家,楚世家。还有孔子世家、墨翟世家、杨朱世家、商君世家、魏冉世家、范雎世家、吕不韦世家、荀卿世家等等。”
“列传,记载一些名人。比如,伯夷叔齐列传,管晏列传。”
秦异人听着,却是微微皱眉。
似乎听懂了,似乎还是不懂。
秦异人说道:“修史,有什么意义?你这样意义何在?”
赵政说道:“证明天命在秦!难道还能靠着干戈,杀光六国之人,既然不能,那就用史记阐述天命,阐述我大秦为何能得到天下。修史,不是短短一年完成,而是要在至少二十年,乃至是三十年。”
“修史不是目的,而是借助修史统一人心。”
“修史,即为那些灭亡的国家,书写墓志铭。”
赵政讲述着,讲述着修史的价值,讲述着天下格局。
秦异人听着,点头着。
似乎很是明白了。
可赵政却是明白,老爹只是半懂不懂而已。
没办法,秦人多数是铁憨憨,至于坑蒙拐骗之类的,还真的不会,有些东西还真的玩不转,思考不利索。这也可以理解为,秦国历代的丞相都是东方六国之人,而不是老秦人,有些东西还真的理解不了。
秦异人理解不了,还是打算坚定的支持着儿子。
儿子,是没有错误的。
若是有错误,错误的就是世界。
第二天,秦异人率先与父亲说了,秦王听着也是微微皱眉,有些不解。
召唤着吕不韦。
吕不韦到了大殿上,说道:“拜见大王,拜见太子!”
秦王说道:“内吏,我打算派遣贤人修史,此书将超越左传、国语、春秋等,名为《史记》,将分为五部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王朝之兴衰灭亡!”
吕不韦听着,欢喜道:“大王,此为大功!不知何等贤者,提出这等主张!”
秦异人欢喜道:“此为我儿,赵政所言!”
吕不韦说道:“英明,莫过于公子。大王,当汇聚群贤,收集诸多史料,编订史记!”
秦王点头道:“善!”
秦异人说道:“当选何人,编着史记?”
吕不韦说道:“史记,当为德高望重之辈,臣威望不足,秦国也无此贤者,可招募天下英才,以编写此史书。选司马泽收集史料,暂为太史,编辑此书!”
秦异人好奇道:“司马泽是谁?”
吕不韦介绍道:“从前颛顼统治天下时,任命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掌管地理。唐虞之际,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所以,重黎氏世代掌管天文地理。周朝时候,程伯休甫就是他们的后裔。当周宣王时,重黎氏因失去官守而成为司马氏。司马氏世代掌管周史。周惠王和周襄王统治时期,司马氏离开周都,到了晋国。后来,晋国中军元帅随会逃奔秦国,司马氏也迁居少梁。”
“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之后,族人分散各地,有的在卫国,有的在赵国,有的在秦国。司马错每蜀,有功于国。司马错之孙司马靳,奉事武安君白起。司马靳与武安君坑杀赵国长平军,回来后与武安君一起被赐死于杜邮,埋葬在华池。司马靳之子司马泽,为书库掌管书籍,编修前人书籍!”
秦王点头道:“就选择司马泽了!”
传令着官员,诏书颁布下去,命司马泽暂代太史之责,负责修史。
又是让其从学宫当中,挑选学子以为辅助。
然后,这个事情就是告一段落了。
秦王很忙碌,忙着其他的事情,至于修史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只是稍微关注一下,就是放在其他的事情上了;秦异人为太子,也在忙碌着其他的的事情,至于修史只是小事情而已。
冬天的时刻,秦国变得分外安静。
庶民黔首,在家中修养着,在猫冬着。
只有一些铁厂,还在继续加工着,继续锻造着。
转炉技术还未成功,耐火砖的烧制还欠缺什么,只能靠着墨炉炼钢,钢水在流淌着,开始锻造为矛、戈、戟、铍、剑、钺等等武器。少量的钢铁,直接锻造为板甲,连接在一起。
技术的限制下,数量很是有限。
可率先装备在宫卫军身上,开始进行换装,提升着宫城保卫能力。
感叹着转炉不成,秦王只能继续鼓励某些人了。
……
时间在流逝,眨眼之间春天到了。
三月的时刻,又是到了春耕的季节。
在开春的时刻,秦王率领着群臣,到了西郊,祭祀着白帝。
秦从被立为诸侯后,从秦襄公开始,就开始祭祀白帝,白帝是上古神话中主管西方的帝王,五行中对应的是“金”,一般被认为是黄帝的长子少昊,秦襄公与后来的秦文王都用马驹、黄牛、羝羊这样的三牲大礼来祭祀白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始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始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