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昭帝这般言语,尚书及昭帝身边的亲随都大感震惊,连上书的人都连夜逃跑了,更加证实了汉昭帝说的没错。
而汉昭帝也是迅速下令将其抓捕归案,即使上官桀等人认为这是小事,不应如此大费周章,汉昭帝依然坚持。之后,也逐渐疏远了上官桀等人,霍光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
上官桀等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再次进谗言诬陷,汉昭帝大怒:“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汉昭帝都说出:“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敢有毁谤他的就依法治罪。”这种话后,上官桀等人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不过,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等人可是准备造反的,此计不成,另生一计。
元凤元年(即公元前80年)九月,衙门准备发动政变。原本他们打算准备让鄂邑长公主设酒席宴请霍光,然后埋伏士兵击杀他,趁机废去汉昭帝刘弗陵,再迎立燕王刘旦为新的天子。
鄂邑长公主门下的稻田使者(管理稻田租税的官员)燕仓知道了他们的阴谋,便向大司农杨敞告发。之前他们就曾上书汉昭帝:“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以此来抨击霍光专权自恣。
不过,杨敞知道这个消息后,却没有上奏检举,只是装病卧床在家。
燕仓又把这事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报告给了汉昭帝。于是汉昭帝、霍光掌握了燕王刘旦、上官桀等人的政变计划。
汉昭帝和霍光先发制人,将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谋政变的大臣统统逮捕,并将其灭族。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先后自杀身亡。
当时年仅九岁的上官皇后因为年纪小,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没有被废黜。
弹幕“长公主她求什么?她养大了刘弗陵,刘弗陵对她又不差,还想要废了刘弗陵,再立皇帝,难道她能保证那什么刘旦会更听她的?”
“权力诱人心动,她想要更大的权力呗,至少刘旦许诺的肯定比她现在强。”】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看着底下的臣子们默默说道:“人还是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别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众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不会说那位长公主,毕竟再怎么样,那也是大汉的公主,可不是他们能当着皇帝的面评价的人。倒是争相说起霍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
【内乱平定,霍光的权力也更大,权倾朝野,他的家属也都担任要职。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中明确记载:"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邻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霍光的亲属和亲信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势力,占据这大汉朝堂上各种重要的位置。
如此庞大的势力,使得霍光已经成为了大汉当时实际上的掌权人。而霍光再执政期间,也做到了“讫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无愧是当初汉武帝的托付。
元平元年(即公元前74年),四月癸未日,汉昭帝刘弗陵病逝于长安未央宫,年仅二十一岁。六月壬申日,葬于平陵,谥号孝昭皇帝。
而刘弗陵没有儿子,这样只能从宗室中挑选,立新帝,他们选中的人则是昌邑王刘贺。】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这就是天幕曾说过的海昏侯?那个当了几天皇帝的人?霍光这眼光怎么变得这般差了?”
而候在一旁,年纪还很小的霍光,也不能理解。
【昌邑王刘贺在位二十七天,犯下数不尽的错误。但为什么会是刘贺?
这时刘彻又不是没有儿子了,广陵王刘胥还活着叻,不立儿子,而立孙子?
刘贺乃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刘髆的生母乃是李夫人,他还有两个舅舅,李延年和李广利,这两人想必大家很是熟悉。
当初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被人诬陷而自杀,汉武帝又未立新太子。对这个位置心动的人不在少数,刘髆以及他的亲人对这个位置也是虎视眈眈。
当初李广利出兵匈奴之时,丞相刘屈氂为李广利饯行,辞别之时,李广利就曾对他说:“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这两人利益完全一致,刘屈氂自然满口应承。
当时审理巫蛊之案的官员追查得很紧,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因为丞相刘屈氂数多次受到汉武帝谴责,所以指使巫师在祭祀土地神时诅咒汉武帝,有恶毒的语言,以及刘屈氂与李广利共同祷告祭祀,想令昌邑王刘髆当皇帝。
汉武帝知道后,下令把刘屈氂放在运食物的车上游街示众,然后在长安东市腰斩,刘屈氂的妻子则押往华阳街斩首示众。
李广利的妻子儿女也被捕入狱,李广利听到消息后,既焦虑,又害怕,想要立功赎罪。可是李广利本来能力就有限,如今更是无视全军的安危,想要立功赎罪,如何能成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