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建议当然没有被采纳,而且董宋臣之后还升职了。面对此种情况,文天祥便自请免职回乡。
弹幕“文天祥真是倒霉,摊上这么个朝代。”“范仲温,也就是范仲淹的哥哥也担任过宁海军节度判官。”】
宋朝宋仁宗赵祯时期
赵祯:还好,还好,没有更荒唐。
【最后肯定是没有迁都的,仗还是再继续打的,吴潜、贾似道为左右丞相兼枢密使,支援鄂州。然而十一月,蒙古兀良合台自广西北上,进至潭州城外,就是现今长沙的那块地方。
弹幕“妈耶,都打成这样了。”“要被一锅端了。”“放心,最后肯定没事!”“废话,我也知道最后没事,好像是蒙古那边出问题了。”
闰十一月,忽必烈得知阿里不哥(拖雷幼子)争位消息,于是决定退兵,但就算退兵也不可能直接跑了,得想个对自己有利得方法。便诈称将直趋临安,最终谈和。
弹幕“哇,忽必烈啊。”“这时候就是蒙哥死的时候吧。”“蒙哥就是蒙古的上一任大汗。”“别的不知道,但我知道南宋再有20年就要被灭了。”】
宋朝赵匡胤时期
“官家!官家!官家!”众人发现赵匡胤的状态不对,立即叫来太医,为官家诊治。
醒来的赵匡胤只能气愤地说道:“这群......这群......”,却再无其他话语出来。
【文天祥又是几经波折,多次被斥责,在官场起起伏伏。
咸淳十年(即公元1274年)七月初九,宋度宗赵禥驾崩,赵?奉遗诏即皇帝位,时年四岁,改次年为德佑元年,由太皇太后谢氏临朝称诏。
此时的元军已将四川拿下,长江中上游基本被元朝占领,南宋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所以在德佑元年(即公元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时,南宋朝堂诏天下兵马勤王。
文天祥手捧诏书,派陈继周率郡中豪杰,同时联络溪峒,派方兴召集吉州士兵,各地豪杰均有响应,聚集了数万人。
朝廷看到之后,便命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地身份率军护卫京师临安府,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靖康之变,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北宋沦亡,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重新建立了“宋”政权。建炎三年闰八月,赵构南迁杭州,并以“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
不知道是否有人还记得这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靖康之耻尤未雪,这群人也早已不记得当初的耻辱,只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令人愤怒!
弹幕“真佩服古代人,短短几句诗便能将一切道出。”“南宋真的是没骨气。”“要骂一起骂,难道北宋有骨气骂?”“这个时候想起文天祥了,之前呢?”】
【而对于朝廷想文天祥护卫京师的行为,他的朋友显然不同意,并劝阻他:“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现在这种情况入京,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文天祥不这样想,即便知道是以卵击石,但他依然选择听从命令。因为他知道:“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他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在听闻此事后,都能像他一样,这样国家才会有保障。
八月,文天祥率兵到临安,任平江府知府。不过,因为当时身为丞相的陈宜中还没有返回朝廷,等到十月,陈宜中回来之后,他才去任职。
而身为丞相的陈宜中为何没有返回朝廷,这也是一段故事,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
弹幕“看看南宋朝堂有多荒唐吗?”“陈宜中之后是逃到了暹罗哦。”
“那是因为王爚的儿子唆使别人到宫廷上书,数落陈宜中过失,将他比喻成另一个贾似道。结果他直接离职而去。”“没错,派使者召他回朝,他没有回来。”
“最后还是太皇太后写书信送给陈宜中他妈,他才回来。”“这么刚的吗?”“你也不看看南宋当时是一个什么鬼情况。”“不是怎么感觉还有人觉得陈宜中做的对的?说他是另一个贾似道难道不对吗。”】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还会有疑问?欸?这次南宋没有求和吗?
弹幕“放心,没疑问,它一定求和了。”“这是什么需要感到疑惑的问题吗?不求和那就不是大送了。”“都要被灭了,它怎么可能不求和。”】
【南宋,它当然是求和了的。大家还记得刚刚说过的贾似道吧,当初元军不就是退军了吗?你不管元军是因何退军,但至少他是退军了,而且是自己退了,都没来得及谈和。那当初打败元军的贾似道地位可就不一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