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门考的是语文,内容十分的简单,
第一题作文,第二题词语解释,第三题。古汉文翻译。
这几道题,姜小柔押题时都让孩子们做过。
笔在卷子上写字时唰唰的写着。
于姜小柔而言,初中水平,但是考场中许多人,连题都看懂,特别是第三题古汉文翻译。
交卷完毕,有人忧愁有人喜。
顾家的孩子们每个人脸上都扬着笑,这些题他们都做了无数遍的。
在姜小柔家复习过的知青们也很是高兴,顾四嫂竟然押题成功了。
飞速的解决完午饭,每个人都去看他们做过的数学题了。
第二门考的是数学,也很是简单,这些内容前世姜小柔在初中已经学过了。
押成功的题当然也是有的。
姜小柔想说的是,不是他神,是他让这些孩子们把后世每年的高考题都做了个遍。
原题,自是有的。
几门课里面,姜小柔最差要属政治了,两个世界的历史轨迹虽然很像,但是人与地方许多不一样。
这门课,姜小柔甚至都还没有睡好,因为她往往会把前世今生的历史给混淆。
与姜小柔相比。政治这门课,对于土生土长的知青们算是容易的了。
姜小柔还多考了一门英语,前世英语就是她强项,而其它人则是结束了考试。
与进来时的笑模样相比,此时有许多知青的是崩溃的。
他们早年间学的那一点知识,早已还给了老师。
有的人甚至已经有十多年没抓过笔了。拿笔写字的手都是生疏的。
既然已经考过了,无论考的好不好,姜小柔都不想提了,她决定给孩子们放松放松。
可惜此时是冬日,要是秋日,她就带孩子们上山烧烤去了。
不能上山烧烤,那就在家里吃烧烤,姜小柔邀请了,在他们家学习的知青一起。
闻言这些知青们也很是高兴,他们还想找姜小柔对答案呢。
回到上源村,孩子们都睡了一个安稳觉。
第二天一早,姜小柔带着几个孩子上山了。回来时抓了三头野猪,每一头都有500斤。
给队里留了两头,拉了一头回家做烧烤。
自从顾二哥去城里上班后,上源村的人就很少吃到野猪了。
顾家小子们一出手,就弄到了三头。见到的人都不由得点了个赞。
至于顾卜家拉回去的那一头,上源村的人就当没看见。除了野猪,小子们还打了一些其它的野味。
这次进山,姜小柔是一点都没动手,全是这些,小子们抓来的。
这些小子们中,修炼的就不说了,没有修炼的,顾建国、顾大伟顾暮晨也给他们传授了普通的拳脚功夫。
目前来看,这些孩子们的差距并不大。
上源村的男女老少们都去麦场上煮杀猪菜了。
顾家的小子们也着手准备烧烤了。
这次烧烤,姜小柔没有拿空间里的东西,用的都是山上的一些野味,肉、野菜、蘑菇,家里种的蔬菜等。
知青们陆续过来,也加入了帮忙的大军。
“顾二嫂依然是大厨,厨房这套,被顾大嫂玩的很溜。
姜小柔想说的是这个燕红军,顾大姑的儿子,他并没有参加高考,之前顾暮晨就与燕红军谈过,说他若想参加高考,让他与大头小头一起去部队找姜小柔补课。
被燕红军拒绝了,燕红军与顾家的孩子们不同,顾家基本每个孩子都上高中了。而燕红军小学都没毕业。
老师教的那几个字,早都还给老师了。他觉得他就不是个读书的料。
姜小柔以前总是提大头小头的成绩不算好,但是那都是与顾家的其它孩子比,能考上高中,能差到哪儿呢?
燕红军没有高考,却揽下了顾家大部分的活计。
顾二哥把他县城的工作转到了燕红军的名下,燕红军现在不仅要管工作,还要管理鱼塘忙碌的很。
不过他媳妇萍儿很是给力,主动承担了鱼塘的工作。
鸭厂那边,顾三嫂怀孕后就退出了,现在主要由顾大姑和顾二姑打理。
其实顾家兄弟是不想自己的姐姐妹妹如此辛苦的,但是阻止不了人家两个想要挣钱的心。
顾大姑一直没回去,她男人来上源村的次数就多了,顾家兄弟,见这个大姐夫对大姐还不错,每次来了都帮着干不少活,就由着他了。
这就导致大姐夫来这边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一个月,大半个月都住在这边。
目前来看,这个大姐夫还不错,只要他过来了,鸭厂的活计他全干了。给顾大姑,顾二姑留下了许多时间修炼。
这两天大姐夫正好在,他去了鸭厂,顾大姑,顾二姑就过来姜小柔这边帮忙来了。
无论外边的流言怎么传,顾家两姐妹此刻心里是幸福的。
姜小柔和两个大姑姐坐在小板凳上串着肉串,聊着天,那些女知青们也坐在一旁,一边对答案一边串串。
姜小柔没参与,她们主要问的是闫格与张晓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后,我带父母来七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后,我带父母来七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