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采绚丽是本文显着特色和成就。词汇丰富是写作骈文必须的条件,无论顺对逆对,正对反对,都要求适当的词汇,并且在对仗中显出文采。本文并不堆砌词藻,而是准确使用适当的词语进行叙事述情,传声绘色,因而在描写不同特征的离别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显出丰富多彩的词藻。如写行子居人的离愁,一是旅途山水,一是闺中光景,各用清词丽语描述出来,便形成两相对衬的画幅。词语是构成形象的材料和手段,其功能如同颜色、音响及光线,不在多,而在恰当。事实上,本文有不少词语是重复的,屡次出现,但由于使用适当,各尽其职,令人不觉重复,却有文采。例如日、月,有“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秋月如珪,明月白露”等,写时令光景,词语、材料不免相同,关键在于使用适当。其他传声绘色的词语也这样。
用词语熔铸典故,是文学语言精练的重要修辞手段。本文用典同样显示了作者的语言修养。本文用典很多,方式不同,但很少用僻典,不用生典,也不追求旧典翻新。作者只是要求精练和适当。有的运用熟典,一读便知,而熔练精当。如“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用“伯牙鼓琴而渊鱼出听,瓠巴鼓瑟而六马仰秣”的故事,见于《韩诗外传》《荀子》及《淮南子》等典籍,是熟典,涵意是形容音乐动听,这里同其涵意,而以“惊”“耸”二字突现动听的用意,避免直用形容音乐动听的词语,使文章词采丰富而表现生动。有的熟典只是点出即止,例如“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分别指春秋战国的刺客聂政、豫让、专诸、荆轲,其人其事久传习知,所以点出其事发生场所,不予陈述,读者从上下文联系便明白。再如“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以及“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等,都是点出典故,化于文章,用意明显,却使文采增辉,形象鲜明。
在南朝文坛,在古代文学史上,齐、梁是诗赋艺术跃进的时代。江淹是以善于摹拟和艺术出色着称的代表作家。虽然历来评论都对江淹善于摹拟不无微词,甚至有嘲弄他“江郎才尽”的传说,说他的文采是从郭璞或张华那里得来的,自己并无才华和创造,没有独特的风格;但是江淹自己则申明,摹拟是学习前人艺术的一条途径、一种方法,应当学习前人各种艺术经验,吸取不同风格(见《杂体诗三十首序》)。他对于诗赋语言艺术技巧确乎认真钻研,造诣很高。《别赋》及《恨赋》其实就是显示他艺术素养和才华的文章,应当说,本文也的确是一篇文采焕发的好作品。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侠影美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