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儒者断其义[1],驰说者骋其辞[2],不务综其终始[3];历人取其年月[4],数家隆于神运[5],谱谍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6],表见《春秋》《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指着于篇,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焉[7]。
注释:
[1]儒者断其义:指儒家经传偏重阐明义理,对历史事实记述很少,不能叫历史书。[2]驰说者骋其词:指纵横家、杂家的着述,这里就是指《铎氏微》《虞氏春秋》《吕氏春秋》等,虽谈说博辩,但没有系统地阐述史实。骋其辞,肆无忌惮地夸大或形容,乃至于虚妄。[3]不务综其终始:概指儒、纵横、杂家之书不探索历史的兴亡本末。“综其终始”,是司马迁的重要历史观和方法论之一。[4]历人取其年月:指历谱家的着述只记录些流水账式的年月,缺少史实。[5]数家隆于神运:指阴阳家的着述空谈历史是天命循环,如张苍的《终始五德传》之类。隆,丰厚之意,引申为偏重。神运,指以天人感应和五行学说对历史事实所做的神秘解说。[6]于是二句:《十二诸侯年表》与《三代世表》相接,其断限起西周共和元年,讫孔子卒,即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476年,共三百六十六年。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因《十二诸侯年表》用周历纪年,而周敬王卒于公元前476年,故年表下限的绝对年代延伸了三年。而表序云“自共和讫孔子”,示意年表断限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临界点,表现了司马迁杰出的历史断限理论。[7]表见《春秋》《国语》二句:这里是说《十二诸侯年表》的内容是将《春秋》《国语》所述史实,做一综其终始的轮廓介绍,以便观览。要删,删取其要。
点评:
《十二诸侯年表序》是司马迁集中表述历史方法论的一篇史论。司马迁作表,为的是“欲睹周世相先后之意”,故列表详载历史资料以究其盛衰本末,察其变化终始,明其因果规律,可以说这就是司马迁最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这一方法要点有二:一是要系统记载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这是在批判了儒者、辩者、历数、阴阳、谱谍各家之失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二是发扬《春秋》义法的传统,要详究历史事势变迁的本末因果探寻其发展趋向,司马迁称之为“综其终始”。这一理论在其他几个年表序中反复论及,或称“察其终始”(《六国年表序》),或称“谨其终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或称“咸表始终”(《惠景间侯者年表序》)。唯有“综其终始”,“通古今之变”,并“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才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家。《史记》之所以体大思精,是因它具有系统的史学理论统贯其中。十表序既是司马迁史学理论的集中阐述,同时也仅仅是示例而已,故言简义深,意在言外。读十表序要推广开去,与全书内容联系,《十二诸侯年表序》就是一篇生动的例证。至于《十二诸侯年表序》的内容,序文指出“十二诸侯”时期的历史特点,即王室衰微,五伯迭兴,进而指出孔子作《春秋》,“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于是与《春秋》相关涉之书纷纷问世。这是从论历史而兼及论史学,反映出司马迁深刻的历史见识和史学修养。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侠影美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