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谷风》,表弃妇哀怨的诗。从女主人公的自述看,这场婚变起因于男子的喜新厌旧。女子已经被赶出家门,仍然在陈述着自己的美德。这无益的行为,实际表现的是古代婚姻生活中造就的依附性格。诗篇以阴雨起兴,将全篇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中。
3、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作者:【先秦】佚名
匏有苦叶[1],济有深涉[2]。深则厉[3],浅则揭[4]。
有弥济盈[5],有鷕雉鸣[6]。济盈不濡轨[7],雉鸣求其牡[8]。
雍雍鸣雁[9],旭日始旦[10]。士如归妻[11],迨冰未泮[12]。
招招舟子[13],人涉卬否[14]。人涉卬否,卬须我友[15]。
注释:
[1]匏:葫芦,又名瓠、壶、蒲芦等,原产印度,我国自古种植。瓜和叶嫩时皆可食,嫩瓜又可入药;秋天长成后,葫芦质地坚硬,可用以渡河,也可做成容器。匏瓜长成,可系于腰间渡深水。苦:同“枯”。[2]济:津渡。涉:渡水。两句是说,匏葫老时可用以渡水。[3]厉:衣带飘浮。厉的本义是衣服下垂的带子,《小雅·都人士》“垂带而厉”即是。一说用葫芦渡水,葫芦浮起,犹如衣服的带子漂浮。[4]揭:撩起衣服。一说揭为搭,是说水浅时就把匏搭在身上。[5]有弥:犹言弥弥,形容水涨满的样子。[6]有鷕(wěi):犹言鷕鷕。鷕,雉的叫声。[7]濡:湿。轨:车轴的轴头。[8]雉:雉鸡,俗称野鸡,留鸟,广布于中国各地。雄的体型较大,颜色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发光的羽毛,受惊时飞行快,叫声大。雌性则体型较小,颜色较暗淡。据《夏小正》,正月雉鸡闻雷声而鸣叫,可据以判断时令。另外,从此鸟习性看,求偶时一般是雄性向雌性展现羽毛和声音,所以“雉鸣求其牡”为反常现象。牡:雄雉。[9]雍雍:雁叫声。雁:形状似鹅的候鸟,初春北来,秋天南下。古人结婚六礼纳彩、纳吉和请期等环节中以雁为挚(见面礼)。诗篇写鸣雁,或暗示了婚礼缔结时令到来。[10]旭日:红日。旦:升起。古代婚礼,亲迎典礼在傍晚黄昏时分,其他各礼都在早晨日出之前,诗表旭日,或与此有关。[11]士:男子。归妻:迎娶妻子。[12]迨:趁着。泮:冰解冻。其时夏历在正月中以前。《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杀(结束)止。”[13]招招:招手貌。舟子:驾船摆渡的人。[14]卬:我,俺。马瑞辰《通释》:“卬者,姎之假借。《说文》:‘姎,妇人自称,我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析言之谓女子,浑言之亦人也。”意即“姎”有时也可用于男人自称。[15]须:等待。
点评:
《匏有苦叶》,对结婚不合时令现象表示不满的篇章。诗在表现上采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含而不露。表达对时俗的不满,却只从时令说起,河水已经“弥盈”了,雉也鷕鷕然鸣叫了,言外之意是结婚的时间已经过了。同时,诗还处处从济水的这一边着笔,叙济盈、表鸣雉、说旭日、讲招招舟子,喻世众人对礼法规矩的有意蔑视。最后以“卬须我友”表达自己的不从流俗。全诗借渡水为喻,抒发对现实不满。这样的手法在《国风》中也颇为独特。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侠影美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