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敖问道:“那他们也不怕被抓到,所有的钱还得吐出来。”
老者说:“他们不怕,因为他们都把钱转移到孟子国了,或者他一个人在这边为官员,老婆,小孩早已到孟子国了,钱也转移到孟子国,抓到他一无所有,没有钱,经营被转移到孟子国了。即使被抓起来,过段时间就放了,以后又可以为官,或者到孟子国去居住。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儒国最大的工程项目,就是儒国的房屋建设,不是老百姓自己盖的,必须有官府批准,指定哪个建筑的商人来盖,王国要从中收取各种税收。如先把土地卖给建筑商收钱,建筑商办证还得交钱,各级官员都能从中捞取巨额的利润。”
唐小敖道:“王国不会管这些事吗?老百姓太贫穷了。”
卖瓜老者说:“这些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让出利益的,所以这种情况还会存在,想管也管不了,因为会议是由他们这些贵族有钱人操纵的。不会像墨国一样样实行平均主义,人人平等,那百姓就幸福了。另外,我们这边国家的老百姓,在儒国很贫穷,吃不上饭,就偷偷的跑到了孟子国,因为孟子国对穷苦的人有固定的俸禄,让他们能够生活。”
多小鱼说:“还有给老百姓发钱的,真的假的?”
卖瓜老者说:“声音小点,不要被人听到,我也是听说的,听说那边对不能干活的人和穷苦的人,没有饭吃的人发最低生活俸禄,保定饿不死,够生活的。所以那里是老百姓的天堂,对老百姓不收税,孟子国只对有钱人,贵族来收税,对老百姓是不收一分钱税的,只有补贴。我们的儒民证还得交税,我一个月能挣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文钱,得交给官府100文,相当于1/10的钱每个月都要交,不交的话寸步难行,到医院看病不能减免费用,小孩上学要交高额的费用,做生意买小推车也不能优惠,也不能出城做生意,到哪里都要被问到有没有儒民证,没有儒民证,就要被扣留调查。”
唐小敖道:“大夫院为老百姓看病,还公?能为老百姓着想吗?”
老者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他们呀,眼里只有利益,哪里会管老百姓的死活!”他的语气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唐小敖皱起眉头,追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难道不替人看病,专门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吗?”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似乎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
老者说:“老百姓到大夫院看病,要用儒民证领个看病的条子,就是排队的条子,领这个条子需要十文钱,然后找大夫看病。看病期间,还会安排病人到做几项检查,每个检查都要收钱。如有的让病人吹大气球,考核肺活量是多少,吹气球又要伍十文钱。有的要检查屎尿,这个检查二十文钱。病人的项目检查完了,医生才诊断病人病情,开着药方让病人到药铺去抓药,药都开贵的,贵的药和药铺都联系好了,顾客只要抓了药,每种药给予大夫一定的金银好处,攒到一个月送个每个大夫。如开人参的补药,一个给大夫十文钱,等一个月送给大夫。每个大夫除了俸绿,还有大夫院奖励,再加上药铺的好处费,一个月挣十几两银子,有的上百两,谁不想当大夫?所以考大夫的人也很多。大夫开药如抓药的话,这个又要花不少钱,并且只开几天的量,一个月之后还要叫过来检查,又要花钱,又要开另外一种药让老百姓吃。”
“更有甚者把没有病就把老百姓,拉过去,捆在桌上,把肚子拉开,割块肉,说是动手术,把病的地方割掉了,骗老百姓,这又要一大笔钱。”
“有的大夫叫老百姓偷偷上他家去拿药,说可以便宜点,钱让他一个人赚,或到朋友那里去拿药,这样每介绍一个顾客,他朋友又会送一份钱给他。有的甚至开一些没有用的补药给老百姓吃,这样可以向老百姓多收钱。"
多小鱼义愤填膺地说道:“这难道不是在坑害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吗?”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仿佛对这种不公正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他紧紧握着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表示要与这种不良现象作斗争。
老者继续说道:“他们在抓药的时候,经常会将好药调包成质量较差的药品,甚至还会缺斤少两。这些行为实在是太可恶了!而普通百姓根本无从知晓这其中的猫腻,只能被蒙在鼓里。”他的语气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还有他们卖药的时候把有效的药偷偷减少,增加不必要的其他的辅料,这样老百姓的病就被他们拖的长,让老百姓经常过来买他们的药,这样他把钱挣到了,老板百姓的病始终没好,把老百姓的身体被拖垮了。”
“他们所有药铺联合起来说,某种药没有了,这样就能把这种药的价格抬了起来,老百姓纷纷抢购这药,他们就大赚特赚了。”
卖瓜老者又说:“有时候受凉,被冻的咳嗽淌鼻涕,以前只要一文钱就行了,现在虽然是儒民证,能便宜一半,但是需要十钱,省一半是五文,五文也比一文多了许多,现在花费是以前的五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镜花缘后传之唐小敖海外探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镜花缘后传之唐小敖海外探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