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把九公主这个主要牺牲者忘记了。
更不要说赵文华这个死得不声不响,没有半点水花的人物。
唯一为赵文华的死忧虑的,恐怕只有严家父子了。
当然他们并不是为赵文华的死哀伤和痛心。
他们只是为在杭州没有了自己安插的人手而忧心;为在杭州以后就由戚继光一人独大而忧心;为在杭州以后他们再也插不上手,得不到利益而忧心。
对于赵文华的死,他们完全没放在心上,甚至还在骂着赵文华真是个废物,连监视戚继光的任务都完成不了就死掉,浪费他们一手把他提拔上来的付出。
所以,他们正在忧心忡忡想着亡羊补牢的办法。
最后他们终于想出办法,那就是想办法调走戚继光,当然李逸也是要调走。
对于李逸调走很简单,毕竟李逸的对外说的是护亲队的监军,现在九公主都没了,更别说是护亲队了。
只要推说任务已经完成,完全就可以让李逸回返京城。
倒是戚继光,反而让他们更为难,毕竟如今戚继光刚刚立了大功,调走他,肯定是要升迁的,不然难以服众。
可让戚继光升迁,更像是刮了他们心头一层肉,肉痛无比,以后更难找到机会牵制戚继光了。
最后无可奈何,他们想出一个勉强让他们满意的办法。
由此,戚继光阶位提了半阶,同时调戚继光到台州,受胡宗宪节制。
而此前一直在台州抗倭的于大勇则被调到杭州驻守,以防备倭寇。
于大勇只能无奈赶赴杭州,却不想,在于大勇赶往杭州途中,又突然来了调令,令于大勇到岑港抗击倭寇。
其实,对于这个调令,于大勇还是满意的。
可调令的另一段话,就让于大勇哀大于喜。
那竟然是让于大勇分兵的调令,让于大勇的部队一部去防守岑港,另一部继续前往杭州驻防。
于大勇作为一员大将,自然知道这样分兵是兵家大忌。
尽管如此,如果在于大勇精心安排下,兵分两路,到地方后,严防死守,还是有机会守得住的,最多就是日子不好过些。
可最忌违出现了,那就是调令中居然帮于大勇分好兵了。
把主将、参军这些能领兵的,还有大部分的精兵分往岑港,而调往杭州城的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如真按调令所行,杭州城是绝无可能守得住。
最后甚至连于大勇他们这支前往岑港的精锐也会葬送掉。
毕竟杭州失守,岑港就成了孤岛般的存在,在孤立无援,又没钱没粮,更没装备更换的情况下,注定消亡。
可如今调令下来了,他也无法抗命,他和参将祁卫纲商议,想出唯一办法。
那就是让祁卫纲的夫人祁夫人代领一队人马到杭州驻防。
同时,还请求跟在他们部队中,为来暗中查案的陆绎帮忙,让他禀明皇上,请求支援。
毕竟他是锦衣卫,能直达天听。
可让他们猝不及防的是。
陆绎竟然也收到密令。
密令竟然是让陆绎跟着于大勇前往岑港。
这让本来打算跟着祁夫人队伍到杭州的陆绎,有些措手不及。
看来是有人想让他们一众都到达不了杭州,还是永远。
还就让人不寒而栗了,要想陆绎可是锦衣卫,是天子亲兵。
现在居然算计到天子亲兵的头上了,可见幕后之人是出了多大的力气。
就是在他们为这一系列的调令想方设法之时,李逸同时也收到朝中的召唤返回京城。
李逸出发了两天后,陆绎的求援信才到。
也幸亏李逸身边都是锦衣卫居多,否则陆绎还真可能找不着李逸的信息。
李逸收到陆绎信件时,同时也收到了一个消息。
那便是有着一股倭寇势力正在进攻岑港。
之后,李逸陆续收到消息,得知倭寇实际上是在佯攻岑港。
非常大可能性是为了吸引岑港的注意力,转而攻下杭州。
陆绎才会如此源源不断发求援信给李逸,毕竟他们想要破局,只有李逸这样身份的人,才敢于违反调令来实施救援。
李逸得知信息后,便想到,这其中必定有许多势力掺和在内,也少不了内奸的引导。
否则就不会是在戚继光和他离开杭州后,这股倭寇就立刻展开了行动。
知道内部有问题,李逸自然不能立刻掉头,还是继续走了两日,用来迷惑敌人。
不过,李逸这段时间,除了迷惑敌人外,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他早就一路上把手上的人员散布出去,一直关注着杭州的局势。
同时他还做了另一手准备。
之前李逸的行程慢悠悠的,走了两日的路程,也没走出多远。
现在化整为零后,半日,李逸他们就回到杭州城外隐密处集合。
李逸他们如今也就等着猎物送上门来。
队伍集合后没多久,李逸就收到探报。
据探报显示,倭寇正在准备进攻杭州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天百花公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诸天百花公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诸天百花公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