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过去,云泽三个月的俸禄进了沈归舟的荷包,云泽更颓丧了。
沈归舟盯着云泽微薄的俸禄时,秦王正在遣人找她。
秦王派人在城中到处打听她的消息,最后得到的还是雪夕的那句,只能等小姐主动联系他们。
下朝之后,高柯就被天楚帝叫去了御书房,邓伯行也一同被传召。从宫中出来后,他们俩人一同回了大理寺。这一整日,邓伯行都待在大理寺。
秦王这一日,不仅没找到沈归舟,大理寺那边,他也没有探听到半点消息。
若彼时只有安国公府的事情,对他来说,现在的状况其实还好,但是,京兆府抓的人,有好几个户部的人,其中还有个户部侍郎。
陈穆愉突然来这么一下,让人感觉很是不好,这也就让他又忧心起安国公府的事情来,很想找安国公当面弄清楚,他之前和他说的那些话是不是真得。
可是,尽管这人现在收押在大理寺,他却没有办法见到他。
安国公府世子贺峻,单独关押在京兆府,想要见到他,更难。
这些事情让他忧心了三日。
第三日的时候,御书房收到江南来的几份折子,让他这忧心终于少了一些。
这几份折子全部都来自亲临受灾六县救灾的官员之手,禀的不仅是洪涝救灾进程一事,还有那些河道堤坝垮塌的原因。
堤坝修筑,偷工减料。
此次秋汛,堤坝垮塌,但因秋季天干,水来得快,也退得快。
退水之后,河道四周裸露出来,水位比平日里还低。
当地官员组织人员重新整修河道,想要修堤筑坝,却发现原先的堤坝下面所有材料根本不符合水部司的要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严重。
别说石子,有些堤坝下面放的连沙土都不是。表层实夯,深层虚夯。修河筑堤常用的松木、柏木、柳木,也是少见,能看到的多半都是经不起水泡的劣质木材,甚至还有腐木。
这个问题,不只出在一个地方,这次受灾的六县均是如此。
而这几个县城,年年都是洪涝的重灾区。
这些河道堤坝,也几乎年年都在整修范围之类。
尤其是上半年也遭灾的两县,那些堤坝重修可还不满半年。
朝廷每年拨付江南赈灾的银两不在少数,划拨给工部和当地官府用以整修河道的专项款项也不在少数。
天楚帝看到折子,勃然大怒。
他很快想到了大理寺先前对工部的调查中的一个细节。
那个船商的儿子透露,他们给工部运送木材,已有十年之久,那些木材有时是送到北边,有时是送到南边。
看来,这江南才是这南边的重头戏。
他看着折子,沉思良久,宣了邓伯行进宫,让他先停了手里的事情,立即前往江南,同还未回来的欧少言一起彻查此案。
燕王收到消息时,邓伯行已经出京。
他赶紧让人找来了工部尚书罗珉,罗珉听闻那些折子没有被拦截,邓伯行已经出京,眼前一花。
天楚帝亲派邓伯行前往江南彻查此案,足见他对彻查此事的决心。邓伯行又是个刚正不阿的厉害人物,再加一个欧少言,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
罗珉想不到办法来解这个困境,眼花变成了心慌。
燕王听不到他的办法,也乱了分寸。
在屋里走了几圈,他想到已经在狱中畏罪自杀的工部侍郎。
事情到了这个局面,定是无法善了的。
要不干脆将江南的事,也推到他的身上。反正,一罪是罪,多罪也是罪。
死无对证。
最是适合这种情形。
不过,他的这个对策,被罗珉当场否决了。
罗珉是从工部侍郎升迁的工部尚书,江南河道堤坝修建整修一事,若真要追溯,可以追溯到他成为工部侍郎的那一年,那时候,这工部侍郎还没进工部。
连他这个人都没有,让他顶下这一切,肯定是行不通的。
这次秋涝,退水虽然快,但是死于这场天灾中的人数也有数百之众,屋舍亦毁坏不少,更重要的,当地今年秋收的粮食也没了。
粮食没了,这也意味着,这六县今年的税收也成了难事。
朝堂上,只要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天楚帝现在十分看重邓伯行。
现下,他一收到折子,就命邓伯行立即前往江南彻查此事,足见他要处理此事的决心。
工部侍郎都不行,换个人似乎更不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听得燕王越发烦闷。
无策之际,他想起言沐竹。
说不定,他会有办法。
只是,江南的事情非同小可,这让他又有些犹豫,要不要同言沐竹交底。
工部的事情,一直都是工部尚书在处理。
他不想一个人知道他太多事情,言沐竹这人,又让人有点捉摸不透,这些事他就没有过多同言沐竹说过。
上次秦王用那船商的儿子在背后阴他,事情变得十分棘手,罗珉和他都没了办法,他才去找言沐竹谈了工部的事,听了他的建议,舍掉了工部侍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月照冰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月照冰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